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局近日披露,作为全市首例“使用权分层供应管理”的轨道交通项目,亦庄线工程高架区间项目(万源街-荣京东街段)已正式进入国有土地划拨用地批前公示阶段。这是经开区在土地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大胆尝试,填补了全市“土地分层出让”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空白。
去年年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供应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对土地使用权分层供应做出了界定,即在土地的地表、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分别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比如,对于轨道微中心来说,地铁下面是车库,地铁上面可能是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或商场,存在地下和地上并非同一产权单位的情况。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供应作为土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经开区‘两区’建设重点任务之一,有助于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开区开发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本市建设用地、建筑规模双减量的背景下,出台《规定》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应管理,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布局。
《规定》适用于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范围内地下空间、地上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分层供应、规划利用、开发建设、登记等相关管理活动。根据要求,经开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供应,遵循规划先行、统筹布局、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上地下相协调、安全环保、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在不存在本市地下空间使用负面清单所禁止情形的前提下,土地分层供应优先用于建设交通、市政工程、防空防灾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鼓励引入适宜地下条件的高精尖产业,并引导建设商业、会议、展示、仓储、物流设施以及体育、文化等项目。《规定》的出台将有效缓解产业空间资源紧缺,促进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明确地价标准,促成地上地下项目落地、资产确权。
《规定》出台后,经开区加快推进亦庄线高架区间项目试点落地。据了解,地铁亦庄线于2010年建成通车,线路总长23.3公里,其中亦庄线高架区间项目亦庄新城部分总面积约为17.79公顷。
据了解,传统供地模式下,轨道线高架区间部门仅能对位于绿地上方的轨道空间进行二维平面确权,对市政道路上方无法确权,只能连同轨道下方空间一并划拨给轨道公司,桥面、桥下空间统一划拨给项目主体,会导致各单位往往因产权问题难以协同,无法对空间实现高效利用。
分层供应后,可对万源街到荣京东街段高架区间进行分层出让,对空间权属进一步划分,只有桥面及桥桩部分将被划拨给轨道公司。亦庄线高架区间项目的落地对本市轨道交通产权的进一步明晰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