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经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批准,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在广东深圳组织召开“地铁车辆全自主牵引变流器研制及应用”评审会。会议邀请了北京、上海、青岛、宁波等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专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组成评审专家组,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李中浩担任评审组长。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黎国清、副主任方少轩、副主任仝力和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中安、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时代电气”)、飞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元创信软件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观看了全自主牵引变流器模块和板卡,听取了项目背景、研制情况、试验验证、应用情况等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提供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评审要求。项目攻克了地铁车辆全自主牵引变流器关键技术,解决了“控制芯片”“操作系统”“开发软件”等行业难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与会专家观看了全自主牵引变流器模块和板卡,听取了项目背景、研制情况、试验验证、应用情况等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提供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评审要求。项目攻克了地铁车辆全自主牵引变流器关键技术,解决了“控制芯片”“操作系统”“开发软件”等行业难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会议最后,李中浩总结指出:项目组研制的全自主牵引变流器,攻克了地铁车辆牵引变流器全链条关键技术,实现了牵引变流器电气物料、IGBT器件、控制芯片、基础软件的100%自主替代,在深圳地铁14号线完成了装车应用。经过近20万公里的运营考核,产品运用稳定,性能可靠,满足地铁车辆运营要求。专家组一致同意“地铁车辆全自主牵引变流器研制及应用”项目通过评审,并建议进一步开展全自主牵引变流器的推广应用。
全自主牵引变流器的成功应用,掌握了从“芯片-单板-控制系统-牵引变流器-牵引系统”的整套自主设计能力,突破了牵引变流器的全自主化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了我国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中车时代电气将持续深耕技术研发,不断进行技术尝试与突破,为行业提供“安全、智慧、高效”的轨道交通出行新体验,助力轨道交通行业标准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