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湖南省首条“智慧高速”——平益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作为湖南首条“智慧高速”,平益高速大量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车路协同等前沿技术,通过智慧高速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主动交通管控系统,能够实现对重点车辆主动监测、事故风险精准预测、突发状况“秒级发现、快速响应”,进一步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其中,湘江智能子公司智芯云途提供的车路协同技术助力了平益高速“智能、安全、高效、绿色”通车。
智芯云途组织作业人员在安装车路协同设备。
“平益高速智慧综合运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车路协同段由湘江智能智芯云途承建,由中南大学技术团队提供动静态交通协同管控系统及全景可视化技术支持,车路协同路段涵盖汨罗东至汨罗南9公里区间,共建设28套路侧智能感知设备、15套MEC边缘计算单元、15套RSU通信单元。”智芯云途平益高速车路协同项目负责人吴顺理介绍,该技术可对不同通行场景、不同车辆用户实现全量感知数据支撑、重点车辆安全监测与安全预警、车道级主动安全管控、准全天候通行等高速智慧化业务支撑场景。
据介绍,该项目于10月7日进入交付实施阶段,因项目工期短,工作量大,为确保项目顺利交付,智芯云途迅速组建项目部,精心组织研发技术人员科学攻关,加班加点全力冲刺,最终达到整体验收交付条件。“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智芯云途以车路协同应用技术研究及应用为抓手,面向未来的高速公路智慧交通技术的积极探索实践,也充分证明具备车路协同能力的智慧高速公路,正成为我国智能网联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智芯云途执行董事、总经理许星伟说。
智芯云途组织作业人员在调试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湘江智能子公司智芯云途致力于智能网联交通领域,围绕如何让智慧的道路为普通车辆所知所享、如何让V2X车路协同系统的投资产出比达到最佳,打造了以智能网联车-路协同为特色的智慧高速主动交通管控系统,通过智能网联云主动交通管控平台,对动、静态交通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了对事件信息的监测、预警、管控及伴随式等服务,达到了高速公路全线条通行效率、驾乘体验的“双升”以及交通事故、运营成本的“双降”。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月1日(春运第26天,农历正月十一)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348.6万人次,环比下降5.7%,比2019年同期下降49.3%,比2022年同期增长56.6%。 其中,全国铁路铁路发送旅客1024.5万人次,环比下降6.2%,比2019年同期下降9.5%,比2022年同期增长45.8%。 公路发送旅客3092万人次,环比下降5.9%,比2019年同期下降56.8%,比2022年同期增长61.8%。 水路发送旅客73.1万人次,环比增长1.1%,比2019年同期下降32.6%,比2022年同期增长52.4%。 民航发送旅客159万人次,环比增长0.6%,比2019年同期下降17.0%,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250.3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704万辆次,环比下降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比2022年同期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