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济南公交570路开通试运行,这也是济南开通的第三条小巷公交线路。第一条小巷公交于1月28日开通,已经运行一个月,这段时间内,3条小巷公交线路客运量累计达3万余人次,完成营运班次7200余班,累计行驶里程达到3万公里,进一步解决了市民乘客“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1月28日春节假后上班第一天,济南市首条小巷公交“红墩墩”567路在中央商务区开跑,新产品一经上线,便深受广大市民乘客的欢迎与喜爱,因其可爱呆萌的造型,还被昵称为“宝宝巴士”;2月18日,“宝宝巴士-红墩墩”568路开进宝华街,钻桥洞穿老城,开启新“旅程”;2月25日,第三条小巷公交“红墩墩”570路开跑,实现了沿线社区等与地铁及工业南路走廊的有效衔接。越来越多的“红墩墩”出现在泉城小巷,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捷和舒适。
小巷公交虽然小,但它发挥的作用却很大,第一条小巷公交567路由坤顺路奥体中路开往工业南路彤霞路,填补了CBD片区的公交空白;第二条小巷公交568路由八里桥公交加油站开往天桥南,填补了宝华街、堤口南路的公交空白;第三条小巷公交570路由公交祝甸车场开往工业南路舜华路,填补了杨柳路、八涧堡路等部分路段的公交空白,提升了片区公交服务水平,实现了与地铁2号线、3号线及工业南路走廊的有效衔接。作为公交线网的新成员,小巷公交既实现了狭窄支路居民区与主干道客流集散点的有效衔接,又实现了狭窄支路居民区与地铁、大型交通枢纽的接驳换乘,同时以高频次的发车缩短了市民候车时间,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公交出行带来的便捷与舒适。
小巷公交的开通,不仅弥补了常规公交车型无法到达狭窄道路的短板,还进一步织密了公交线网,有效拓展了公交线网覆盖范围,提高了市民出行效率,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