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长沙市地铁线网总客流量首破300万大关,达3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橘子洲至“三馆一厅”、橘子洲环绕游等水上旅游航线引流无数;浏阳市荷文公路等一大批美丽公路车流如织,沿线的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生意火爆……春暖花开,公共交通客流恢复,人们趁着好春光外出踏青赏花。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动脉。2022年以来,长沙市交通运输局持续优化贯通城市交通“大动脉”,畅通小街小巷“微循环”,推进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网约车、巡游出租汽车以及共享单车等无缝对接,形成了灵活高效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供给。
“业内将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作为城市公交通勤服务能力的测度,在第三方发布的监测报告中,长沙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三年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城市,显著提升了市民出行便捷度和幸福感。”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喻志军说。
目前,长沙主城区公交车超7900辆、公交线路超290条、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100%,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的接驳率达94.9%。此外,长沙轨道交通实现主城区“六区一县”全覆盖,服务景区、景点27个,城乡客运基本实现公交化运营。
公共交通服务提升的关键在于智慧发展。作为长沙的“智慧交通大脑”,长沙市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TOCC)已覆盖行业10余个领域,对接20余个部、省、市级相关部门,日交换数据量超2亿条。目前,TOCC二期工程建设已启动,将重点打造长沙“公交大脑”,通过多元公交数据融合,进一步完善公交运营监管、智能调度、规划决策支持、出行信息服务等功能,切实提升智慧公交发展水平。
随着城市的发展,长沙对公共交通提出了更高标准,不仅要便捷、畅通,还要绿色、多元。目前,长沙市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达100%,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超过70%,核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近75%,绿色出行服务满意度达85%。
据四川省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目前,成都地铁已累计开通运营13条线路共558公里,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超600万乘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预计到“十四五”末,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超850公里。 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仅2020年就一次性开通5条线路共216公里。当前,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线)等10条线路建设正全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0条在建线路中94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累计掘进占设计总量的77%。其中,8号线二期已实现全线洞通;连接双机场的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正线整体机电安装完成95%,预计今年四季度开通初期运营。另外,市域铁路成德线(S11线)即将开工,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线)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成都正以轨道交通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发展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