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智能交通上海论坛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签署“一码通行”合作备忘录,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正式启动。继长三角交通卡互联互通后,以后手机上的公共交通乘车码,也将实现“一码通行”。
根据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工作安排,2023年先行启动上海与苏州、嘉兴等部分城市的互联互通试点工作。2024年将启动沪苏浙皖11个城市互联互通,其中浙江4个(杭州、台州、绍兴、宁波)、江苏6个(南京、无锡、徐州、南通、淮安、连云港)、安徽1个(合肥);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城市范围。
如今,长三角地区城市间便捷来往达到新的高度。沪宁合杭城市间已实现高频次1.5小时快速通达;串联安徽黄山和浙江千岛湖两个国家5A级风景区的黄千高速公路安徽段通车运营后,两地之间行车距离由原来的约180分钟缩短至90分钟;位于皖苏省界的宁宣杭高速公路江苏段(高淳至宣城)让黄山、宣城至江苏南京车程缩短约40分钟;溧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建成通车则填补了常州至安徽没有直达高速公路的空白。
交通部门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以全国4%的土地、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4%的经济总量,承载了超过全国18%的综合客运量、22%的综合货运量。
每隔固定时间,合肥派河港码头都会有船舶驶向上海外高桥港。这条合肥直达上海航线开通后,全程只需55个小时,到洋山港全程不超过144个小时,相比以前从芜湖或南京中转7-10天的时间大大缩短。
长三角地区海江河联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成网畅联。2022年,长三角地区水路货运量达44.5亿吨,占全国一半以上。长江和内河水网的作用充分发挥,为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迈上新台阶,区域内港口实现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比例分别达41%和38%。
在长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已初具规模。合肥新桥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成后将实现机场客运保障能力翻两番。目前,长三角地区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一网通办”成效显著,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10类电子证照实现跨省市共享互认。其中,船舶通检互认工作协同推进,苏皖两省共同设立全国首家船检一体化工作站,检验周期从1个月缩短为3天。
特别推荐 上海国际客车展现场参观报名
9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刘明君在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各方努力下,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城市公交汽电车运行线路约8万条,线路长度173.4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2万公里,运营车辆68.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55.4万辆,占比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