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型、能源结构到公交站杆站牌、候车亭,通州区地面公交将大变样。昨起,北京公交集团正式承接该区全部70条公交线路,并由城市副中心客运有限公司负责全域公交线路运营,标志着该区地面公共交通纳入市公交系统统一管理。
近日,细心的通州居民发现,路面上的公交车焕然一新了。“公交集团在全系统调集565部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实现区域公交新能源车占比达100%。”公交集团战略和改革发展部经理徐正祥介绍。
此前,通州区域公交是“T”字头,此次线路承接后,考虑到居民原有乘车习惯,原70条线路所有路号及站名暂不更改,后续随站杆站牌更新统一“T”字头路号和规范站名。
公交候车亭也变得更亮丽。“为了打造科技公交新形象,目前已完成地铁高楼金站双向候车亭示范站、郎清园周边共14个电子站牌和2处候车亭建设。”公交集团副中心客运公司总经理朱京陕介绍,下一步将加快公交站务设施的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电子站牌、智能手机应用等载体,为居民提供实时准确的发车时间、到站时间、拥挤度、车辆位置等信息服务,提升科技出行服务水平。
“我们还将对45条线路进行运营服务水平提升。”徐正祥介绍,提升线路中,14条线路不同程度延长营业时间15-60分;19条线路低峰间隔缩短5-15分钟;12条线路缩短高峰间隔3分钟。为了进一步完善副中心公交线网布局,昨天起试运营春明西路微循环公交T88路,不断织密地面公交覆盖。
通州与中心城区之间,潮汐客流特点明显,很多居民在国贸等地上班。为此,公交集团已设计通州到中心城区的定制公交线路13条,计划年内开通。同时,深入分析北三县通勤服务需求,进行客流调查,未来还将设计北三县到中心城区、通州到北三县的定制公交线路。昨起,城市副中心定制公交开通白庙至副中心和白庙至北关的2条定制公交线路,目前两条线路执行票价均为每人每次8元。
记者在公交集团副中心客运公司看到,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已经启用,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先期接入的7条公交线路运营情况。“以这条通2路来说,可以看到每辆车从首站到末站的行驶位置,车辆光标上方还显示着剩余电量,点击光标就能查看车载监控实时画面。”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一旦发现车辆发生拥堵等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采取调度措施,避免乘客长时间等候。
12月2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据悉,2024年贵阳市持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活方面,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10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9%。 据介绍,绿色经济是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路径。绿色生产方面,贵阳市绿色工厂累计达56家、绿色工业园区累计达5个,前三季度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6.06%。 绿色消费方面,贵阳市累计创建绿色物流园区9个,全市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居换新销售额61.75亿元,占全省近50%。 绿色生活方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绿色文明方面,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比例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9.4%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据统计,2024年以来,贵阳经济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年末绿色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