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日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随着北京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当日首班车起,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10号线宋家庄站、成寿寺站,14号线张郭庄站,亦庄线宋家庄站解除封闭、恢复运营。至此,北京地铁全路网所有因疫情防控封闭的车站全部恢复运营。
记者同时从北京公交集团了解到,19日首班车起,对前期途经北京市丰台区封控管控区域周边采取甩站措施的21条公交线路恢复运营。后续,将随着北京市其他封控管控区有序解封和保障工作落实,陆续恢复更多公交线路。
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公共交通票务系统完成升级。乘客进入北京地铁全路网车站乘车、乘坐北京城六区地面公交线路时,刷乘车码后将同步核验健康码信息。
为保障乘客健康平安出行,北京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近期还加大对出租汽车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督查和检查力度。重点治理出租车行业、网约车平台公司存在的驾驶员不按规定佩戴口罩、扫码查验不规范、核酸检测不及时等问题。对群众投诉举报“接诉即办”,一经查处立即责令整改。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