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进行介绍。
济南将统筹“铁陆空地水”全方式、全领域发展,加快打造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全力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01
运营及在建城市轨道将达到279公里
“十四五”期间,济南市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二期6条地铁工程建设,到2025年,运营及在建城市轨道达到279公里,推动轨道交通场站TOD综合开发,完善周边公交、慢行体系,引导城市功能、人口向轨道站点周边集聚。适时开展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02
“1+6”城市高铁、高速双高通道
《规划》指出,济南将构建省会经济圈“1+6”城市高铁、高速双高通道,提高济南与淄博、泰安、聊城、滨州、德州、东营等6地市联系水平。
持续完善铁路网络。到2025年,“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形成,建成济郑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推进济滨高铁、德商高铁,实现省会经济圈市市通高铁,打造轨道上的省会经济圈。提升普速铁路连通深度,推动郭家沟至大石家地方铁路、聊泰铁路规划建设,谋划研究胶济铁路至瓦日铁路联络线、济西至十二里阁联络线等项目,实施“支线铁路进港进园”工程,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助力运输结构调整。到2025年,全市高铁运营及在建里程突破500公里。
谋划研究济南至淄博等城际铁路,推动实现省会经济圈市市通高铁,由“互联互通”向“直连直通”转变;全力推进省会经济圈高速公路联络线建设,辐射带动联线周边21个区县发展,扩大济南市经济腹地,拓宽发展空间,做强省会经济圈。
03
构建市域铁路通勤网
着力构建市域铁路通勤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谋划推进主城区至周边区县的轨道交通通道以及外围区县间的铁路联通。推动市域(郊)铁路S1线规划建设;依托既有线路,利用富余运力,谋划研究开行市域(郊)列车,提升全域快速服务水平。
7月28日,记者从昆明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获悉,今年上半年,昆明共有2.66亿人次选择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出行。 城市客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已成为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之一。据企业财务快报统计,1月至6月,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完成城市客运量(含公交、地铁)26649.96万人次。同时,交通运输部中心城市客运量统计显示,1月至5月,昆明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累计完成城市客运量27222万人次,巡游出租汽车累计完成城市客运量463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