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发展,交通先行。轨道是区域联动发展的交通大动脉,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近年来大力推动深圳都市圈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助力全面构建一体化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网络,面向都市圈、联通大湾区、辐射全中国,努力实现交通出行“内湾半小时、湾区一小时”。未来,时速160~200公里的列车在大湾区各城市间穿行,列车飞驰、人流穿梭。轨道交通连接之下,湾区城市之间的“任督二脉”将进一步被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涌动,大湾区城市群将焕发出全新活力。
一条里程不到1小时的铁路串联起两座国内超一线城市,广深铁路堪称目前国内最为繁忙的城际铁路线之一。除此之外,目前,深圳已开通穗深城际、广深港高铁等铁路,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各都市圈之间联系日益密切,湾区铁路建设提速。粤西、粤东、深莞惠都市圈之间的铁路网络将四通八达,还有港深西部铁路等跨境铁路项目建设。按照规划,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城际轨道线路将超过30条,运营里程将超过5000公里,将实现每年1亿多旅游、商务和购物客流的共享共利。
1
深港轨道衔接持续深化
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运营,从深圳中心区的福田站到香港西九龙站只需要14分钟,香港由此接入内地快速发展的高铁网络。
深港轨道衔接持续深化。去年10月发布的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中提出五大重点轨道交通项目,大半涉及深圳。引人瞩目的是,拟修建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以及把正在规划的香港“北环线”向北延伸,经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港方园区,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港深西部铁路”亦称“港深西部快轨”,该项目已被纳入广东省交通十四五规划、深圳宝安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深晚记者从深圳市轨道办获悉,深圳与香港已合作成立了“推动港深跨界交通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积极推动港深西部铁路、香港北环线支线引入皇岗口岸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
新皇岗口岸正在重建中,未来将成为辐射大湾区的超级口岸和综合交通枢纽。按照规划,新皇岗口岸周边还将引进地铁7号线、规划的20号线、深广中轴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