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地铁6号线二期华夏站主体结构装配段顺利封顶,这标志着3座全国首创“内支撑+大分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全部封顶。
6号线支线二期华夏站、12号线二期沙浦站、13号线二期市中医院站都是深圳地铁首批装配式科研创新试点车站,首次运用拆换撑成环拼装施工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3座车站全长约708.1米,其中装配段长516米,共计258环,整体装配率达到73%。
其中,本次封顶的华夏站全长213.1米,装配段长158米,于2022年9月15日开始首块底板块吊装,2022年12月31日吊装完成,装配时间仅97天,再度大幅刷新装配式车站施工速度。
为了提高华夏站装配段施工效率,建设者们认真总结沙浦站、市中医院站装配经验,同步开展技术攻关,提高施工质量,将高峰施工强度从7天6环提升到1天1.5环。
经过不断地摸索创新,华夏站在装配段施工效率、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提升。
3座装配式车站的预制构件均产自自主投建的深圳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基地。该基地对标国内一流,建设了一体化智造慧管云平台,研发了140吨级国内最大的自动翻转台车等。
目前,已形成集工装研发制造、构件预制运输、拼装为一体的全覆盖产业链,有效提升了轨道交通品牌影响力,为后续市场开拓创造了有利条件。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5日(春运第9天,农历腊月二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114.1万人次,环比下降2.7%,比2019年同期下降46.8%,比2022年同期增长47.2%。其中: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1.1万人次,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下降17.8%,比2022年同期增长32.1%。 >> 公路发送旅客3134万人次,环比下降3.1%,比2019年同期下降51.7%,比2022年同期增长53.8%。 >> 水路发送旅客35.6万人次,环比下降9.1%,比2019年同期下降69.2%,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 民航发送旅客133.4万人次,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23.9%,比2022年同期增长38.4%。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139.6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655.8万辆次,环比增长0.9%,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比2022年同期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