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近期开展了大干180天劳动竞赛,向节点目标冲刺!”天津市市域铁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彦旭说道。作为天津市首条市域(郊)铁路,近日,津静市域(郊)铁路全线实现桥梁下部结构和车站主体结构完成100%,目前正开展桥梁上部结构、车站二次结构等施工,预计2024年通车试运营。
孙彦旭口中的180天劳动竞赛,将时针指向了2023年三季度。届时,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关键控制性工程——跨独流减河大桥工程将实现基本完工,同时,全线设备安装、调试也进入高峰阶段。
为了这一关键节点,在跨独流减河大桥,这座天津市在建最长的跨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多个工序正同步开展,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穿钢绞线……建设者们全力以赴。“近期气温还是比较低,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我们正在进行的挂篮现浇梁施工,仍然按照冬季施工的相关措施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缩短混凝土达到强度的等待时间。”孙彦旭举例说,“1个节段的施工通常以14天为1个周期,通过相应的冬施措施,能够缩短1至2天。项目部把大节点细分成一个个小节点,眼前的任务就是,3月底要完成跨北华路连续梁的合龙。”
根据《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2019—2035年)》,作为天津市首条市域(郊)铁路,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途经静海区和西青区两个行政区,线路全长约13.4公里,设国际医学城站、团泊西站、精武镇站3座车站,最终与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在京华路站接轨。
根据规划,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初期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项目建成后,从国际医学城站至京华路站运行时间12分钟,利用天津地铁5号线接入中心城区轨道网,从国际医学城站至文化中心站运行时间约30分钟。
3月28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2022年度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评价中提到,随着地铁22号线首通段(番禺广场至陈头岗)和7号线西延段开通运营,截至2022年底,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43.1公里(其中地铁621公里,有轨电车22.1公里),年日均客运量约647.5万人次(其中地铁646万人次,有轨电车约1.5万人次)。 今年,广州将推进地铁新线建设,助力城市发展。广州地铁在建线路10条(段),202公里新线开足马力,目前已全面复工复产。2023年将力争开通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进一步解决广州东部片区南北方向的交通需求,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可达性、便捷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