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初暖,日初长。合肥轨道不负春日好时光,紧抓部署、稳步推进,铆足干劲、满弓上弦,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3月2日,三期在建线路两条单线区间同日贯通,以高质量建设奋进一季度!
7号线一期徽富路站至嵩山路站区间左线全长603米,线路出徽富路站后沿紫云路向西敷设,至紫云路与包河大道交口处下穿包河大道人行地下过街通道、侧穿包河大道高架桥桥桩后进入嵩山路站。该隧道区间周边建筑群多,盾构掘进姿态控制难度大、地表沉降控制难度大。
8号线一期北城世纪城站至泉河路站区间左线隧道全长1884米,区间线路出北城世纪城站后,沿兴隆路向北敷设,在兴隆路与艾亭路交叉口转向西北,下穿合六叶高速及高压燃气管线后,沿阜阳北路进入泉河路站。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层等,穿越地层围岩强度高、地层裂隙水丰富,施工难度较大,对于技术要求高。
为确保区间隧道安全顺利贯通,合肥轨道一方面提前策划,在施工前多次组织召开现场工筹会议,高标准制定工程筹备计划,将难题前置,充分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提高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狠抓安全,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现场严格控制盾构推进速度,确保推进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同时严格控制盾构出土量并跟进同步注浆,实行24小时地面监测及参数控制,保证盾构掘进效率和质量,顺利实现区间贯通。
截至目前
7号线一期16座车站已有15座主体结构封顶,31条盾构单线区间已有18条贯通。
8号线一期12座车站已有11座主体结构封顶,24条盾构单线区间已有15条贯通。
冲刺的号角激荡,合肥轨道其余在建线路也正加速奔跑。一万余名建设者们争工期、赶进度,和这美好春日共同奏响轨道建设的“奋进曲”,为合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带来新希望!
每天清晨,一列列紫色“长龙”迎着朝霞,穿梭在城市之间,伴着运河涛声,驰骋于江淮大地,演绎着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近8年来,淮安有轨电车引领着绿色出行新风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轨电车沿线不少乘客均对有轨电车运营表示十分满意,目前淮安有轨电车又快又准,乘车体验也很舒适。 淮安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从35km/h逐步提升至70km/h,全程运行时间从66分钟缩短至48分钟,电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升,市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小火车”每天开行280列次左右,运营近18小时,无论风雪交加的冰雪严冬,还是炎热难耐的酷暑盛夏,它总能如期而至。 有轨电车从主城区出发,穿越繁华街道,畅行在生态宜居新城,奔跑于文脉悠长的古城,它宛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连接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有轨电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让“三淮一体”联系更加紧密,市民乘坐快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无论是休闲购物,或旅游探亲,还是品鉴美食,都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 截至目前,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安全运行超1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近5400万人次,日最高客流超5.5万人次,单线客流量全国领先。无论是速度、安全,还是服务,淮安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