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长江二桥站(含)至跳蹬站(含)及车辆段接触网顺利带电,实现南段“电通”目标,意味着地铁电客车可以上线动态调试运行,为联调联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源保证。
据中国铁建重庆轨道十八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介绍,电通作为地铁建设“四通”之一,是地铁建设站后工程的重要一环。
为保障送电工作顺利进行,建设者们克服了专业交叉多等一系列困难,不断细化送电方案,积极组织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深入施工现场,夜以继日屡次查验,顺利完成接触网限界检测、接触网冷滑试验、绝缘遥测等前期各项工作,为接触网送电创造了先决条件。
“接触网是地铁车辆获得动力的通道,地铁电客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直接取电,获得行驶动力,从而确保车辆正常运行。”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南段接触网送电成功是继南段环网送电、接触网冷滑后的又一重要节点,为接下来的接触网热滑、电客车上线调试提供有利条件。
“电通”是地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相当于为全线各车站注入了“血液”,后面,动力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扶梯等设备系统将会陆续进入受电调试、实现功能阶段,为后续的综合联调、试运营供电提供有力保障。
轨道交通18号线是一条南北向交通干线,全长约29公里,途经渝中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和大渡口区,起于富华路站,止于跳磴南站。
建成通车后,将与轨道1号线、2号线、5号线和环线换乘,实现渝中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和大渡口区的快速转换,填补渝中半岛下半城的轨道空白,有效缓解化龙桥、大坪、菜园坝等片区交通拥堵,进一步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