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讯 近日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声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发文称的“首创技术”并非首创,为中铁武汉院更早实施运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回应澎湃新闻“首创”没有疑问,不会撤稿。
近日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声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发文称的“首创技术”并非首创,为中铁武汉院更早实施运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回应澎湃新闻“首创”没有疑问,不会撤稿。
2018年武汉广播电视台发文称中铁武汉院在常青路高架跨铁路转体桥“完美转身”中提到创三项世界记录
其一,具有极不对称、极不平衡特点,为世界首例。
转体段长臂端长91.4米,短臂端长43.8米,两端桥长相差两倍多,重量相差3600吨。在极不平衡条件下,传统的单球铰牵引式转体由于要在短臂端施加的配重压力过大,超出梁体承受能力,为此在长臂端距球铰中心26.8m的位置布置弧形轨道梁,并设置前支腿支撑于轨道梁上辅助转体。
其二,首创双幅桥梁单球铰整体转体法。
区别于传统的双幅桥采用双球铰同步转体法,双幅桥梁在墩顶采用横梁连接成整体,通过设置在横梁中心处的单个球铰进行转体;同时由于桥面宽达51m,在横梁中心增设了临时主塔,横桥向采用斜拉索张拉体系,解决了横梁的受力问题。
其三,首创“齿条齿轮式”转体法。
采用辅助前支撑将转体桥与滚动小车连接,转体时,由两台滚动小车在电动机驱动下沿轨道梁行驶,带动下方齿轮运转,通过齿轮齿条转动带动滚动小车行走,使转体梁转体到位。
相比传统单球铰转体方案,此转体方案更安全、经济、高效,解决了场地限制、不平衡转体等难题,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铁一院文章提到的首创:一种承压状态下可拆卸球铰以及墩顶齿轮驱动转体技术
为了验证转体系统的工作机制,铁一院桥隧院新技术研发所利用BIM技术建立全桥精细化三维数字模型,通过BIM模型进行三维可视化应用和BIM仿真模拟应用。
桥梁转体动画
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缩尺比例模型。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