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随着“开拓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并向前缓慢掘进,南京地铁3号线三期秣周东路站至和风路站区间正式开启盾构掘进施工。这是3号线三期工程首台盾构机始发,标志着3号线三期工程进入到盾构施工阶段。
南京地铁3号线是南京的第二条过江地铁线,一期工程由江北的林场站穿越长江至南京南站,二期工程由南京南站延至江宁区的秣周东路站,此次的三期工程北起秣周东路站(已建),沿双龙大道西侧向南延伸,止于秣陵街道站,线路全长约3.3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2座地下站,分别为和风路站和秣陵街道站。
南京地铁3号线三期工程管理处工程师路达介绍,3号线三期工程虽然只向南延伸了两站,但意义重大,建成后江宁秣陵街道等区域将告别没有地铁的时代。不仅如此,还将助力东山副城南部新区发展,服务秣陵片区建设,改善上秦淮地区交通出行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负责3号线三期工程施工的中铁一局项目副总工王冲冲告诉记者,受施工场地限制,3号线三期工程要在秣周东路站与和风路站的盾构区间中延伸一段明挖区间,才能满足两台盾构机始发井的建设空间,对施工要求非常高。为此,建设、监管、施工单位多方联动,多次对接优化交通疏解、管线迁改方案,促进工程建设进度。疫情期间,项目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多措并举确保员工顺利返岗,满足现场复工复产需求。
王冲冲介绍,“开拓号”盾构在350米半径小曲线始发,盾构里程较长,其间还要下穿秦淮河支流——云台山河。根据盾构施工计划,盾构机每天掘进8到10米。预计今年年底第一条盾构区间接收,明年上半年双线盾构区间实现洞通。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