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第三届第三次理事会暨第四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会议现场举行了2023年度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奖颁奖仪式,共有32项优秀成果获奖。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城市轨道交通在线灵活编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特等奖,继2022年度《上海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系统》首次获得特等奖之后,再次荣获该奖项。此外,《软土地层机械化暗挖及超深基坑明挖地铁车站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二等奖。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在线灵活编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以实际运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创新发展更精准、更高效、更节能的运输服务模式,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基于灵活编组自动联挂解编的运输组织技术与模式,通过研发CBTC信号制式下ATO模式列车自动联挂解编技术、列车控制系统快速重构技术以及灵活编组列车运行状态自动识别与动态适配技术,实现了列车在线快速灵活编组、列车自动切换车载网络配置、运能运量动态匹配等功能,并在上海地铁16号线进行了近三年的实际运营应用,充分验证了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该技术将在新建的上海崇明线持续深化应用示范,并能够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助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软实力提升和绿智城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为破解软土地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密集空间地铁车站建造难题,《软土地层机械化暗挖及超深基坑明挖地铁车站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创建了机械化暗挖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及装备体系,开发了全断面切削大顶管、土液双模超浅覆土小型顶管机,建成了国际首个上下重叠超厚覆土顶管群工程、国内首个束合管幕地下结构工程,实现了结构零渗漏和环境变形毫米级控制,填补了软土地层车站暗挖法智能建造装备的空白。项目创建了软土地层超深明挖地铁车站建造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110m长地下连续墙工程化运用、深基坑围护结构微变形控制要求。项目提出了地铁车站集约化绿色建造技术,提升了地下车站环境友好建造水平,提升了车站结构预制比例和节能率。项目成功应用于上海地铁14号线工程,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
接下来,上海地铁将始终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市民出行、城市运行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与城市能级提升,为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科技创新力量。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3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4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2亿人次。3月份,客运量环比增加4.8亿人次,增加20.0%,同比增加0.8亿人次,增加2.9%。2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47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8.3%,同比减少4.3%。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8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803万人次,进站量5888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71万人次,进站量1015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