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首条“小巷公交—便民健康专线”在渝中区袁家岗开行,该公交串联起重医附一院周边社区、学校、企业、商圈等,可将市民从家门口直接送至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楼下,有效打通市民就医“最后一公里”。
为打造居民幸福生活的理想港湾,近年来,渝中区不仅在交通、医疗等基础服务方面下功夫,还持续引入高品质项目进社区,丰富社区业态,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体验,加快推进城市便民“幸福圈”建设。
西泠书房位于白象街街头,是重庆首个“西泠书房艺术综合体”,该书房把西泠印社最富盛誉的诗书画印、艺术品拍卖、艺术品鉴定等优质文化资源,与书画培训、中华茶文化、研学旅行、文创产品研发等有机结合,打造出城市书房消费新场景,进一步丰富渝中区城市人文书房业态。
据介绍,重庆·西泠书房艺术综合体持续举办书画展、金石传拓、篆刻体验、书法体验、茶酒品鉴等7大风雅活动,为公众免费提供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体验,不断丰富市民的美好生活。
西泠书房(西泠书房供图)
为了构建居家颐养“生活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石油路街道积极打造“养医护”融合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提档建设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以社区“渝中怡家”为载体升级1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引进第三方机构,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助餐助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
同时,在10个“渝中怡家”以及养老服务站点,因地制宜设立“健康小屋”,协调医院举办义诊日等共驻共建活动,推动医疗资源向社区倾斜、医疗专家向社区下沉,打造康养服务阵地。据了解。2023年石油路街道被国家确定为“智慧健康养老试点街道”,民乐村、煤建新村、新影村等3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居民进行健康体检(陈星宇/摄)
为了让居民悦享绿色、智能、品质的社区新生活,第三届渝中区社区美好生活节也于近日在大黄路社区举办,现场还特别设置了“以旧换新,特惠焕新家”专区,开展家电家居、家装厨卫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将持续到6月29日。
据悉,下一步,渝中区将全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救助服务体系,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打造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和社区商业6 个更高水平的“10分钟公共服务圈”,点亮居民生活的“幸福底色”。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