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3月30日电(张磊)海口公交聚焦老年乘客出行需求,持续打造“适老”服务品牌,在原有的G16、G59、K8、K35、4路、6路、8路、9路、19路、28路、34路、38路、44路、62路、99路、74路、84路、市郊3等18条敬老爱老专线的基础上,31日起又推出25路、48路、63路等3条“适老”主题公交线路,上述3条公交线路车型采用的新购置无障碍公交车型。
据了解,“适老”主题公交线路是通过打造敬老爱老公交专线,持续推进“软设施”+“软服务”双向升级。
通过大数据筛查,对途经公园、医院、农贸市场等老年乘客出行频率较高的25路、48路、63路等3条公交线路打造为敬老爱老公交专线,该3条公交线路主要覆盖海甸城、日月广场、明珠广场、友谊阳光城、钟楼、坡博市场、人民公园、人流比较密集小区等区域。
此外,在车厢内设置敬老专座和暖心服务提示语,并张贴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宣传画、敬老标识等。车厢里放置了风油精、碘伏、创可贴等应急物品“便民箱”,供老年人及有需要的乘客按需取用。海口公交还对所有“适老”主题专线的驾驶员开展专项培训,普及敬老爱老助老常识。
截至目前,海口公交共投用无障碍公交车710辆,覆盖80余条常规公交线路。海口公交将紧紧围绕老年人在城市交通中的出行需求,在持续打造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上下功夫,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出行体验。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