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的创建,始终离不开‘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市交通运输局结合行业特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打造文明交通、提升城市窗口形象、方便市民出行上持续发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毛万青说,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大会召开后,市交通运输局紧盯创建总体目标和任务,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主攻弱项,奋力推进各项创建任务落地见效。
去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围绕创建任务、立足部门实际,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文明服务窗口形象建设。一方面着力提升国省干线公路供给品质,实施G318主城区至池州西高速口段绿化美化、路面提升改造整治,完成36公里路面修复、100公里灾毁重建、34.25公里安全提升工程,改造修复桥梁14座,全面改善路容路貌、优化道路通行条件;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公交首末站13个,新建主城区公交站亭319处,采购公交车199辆、电动公交车69辆,增开公交线路22条,线路长度增至367.9公里,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同时,不断创新发展绿色智慧交通,圆满完成“一卡通”与三代社保卡“两卡融合”,建成“10+1”智慧公交平台、121个电子站牌、34.3公里公交专用道和33座充电桩,并投入使用。去年,池州入选全国智慧停车试点城市。
“出租车、公交车是一个城市‘流动名片’,事关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温度。”毛万青说,自去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为主城区600辆出租汽车安装智能视频监控终端,利用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出租车车容车貌和出租车驾驶员行为;同时,严厉打击市场非法营运,对机场、火车站等重点场所违规喊客、出租车拒载等经营乱象开展综合整治,共查处黑头车、出租车和网约车等非法运营车辆138台,出动交通执法人员1018人次、执法车辆389台次,充分利用12328投诉热线处理投诉举报1277起、信息咨询1222起、意见建议69起。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围绕基层人民群众需求,群策群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毛万青说,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对标测评体系,聚焦交通场站、公交车站等重点部位,以“十大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比如,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新建公交首末站4个,优化和调整路线6条,增购纯电动公交车40辆;加快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步伐,推广启用95128约车服务项目,便利老年人出行,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保障与服务体系。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