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国家氢能战略更新草案》内容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绿氢的产量增加一倍。
据德国《每日镜报》消息,泄露的德国2020国家氢能战略更新草案显示,德国将主要依赖进口氢,到2030年该份额将达到50%-70%,而该份额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同时德国还考虑打造氢气和氢气衍生品的国家储备。
德国政府计划在2023年发布一份单独的氢能进口战略文件,提供更多有关利用管道从领导运输压缩氢的细节,或是德国是否将从更远的地方进行氨运输等氢气衍生品的细节。
据法案更新内容,到2030年,德国国内氢气的需求预计为95-130太瓦时,高于2020年的90-110太瓦时的战略预计。使用较低的热值时,100万吨氢约等于33太瓦时。
德国可能是欧盟最为激进的绿氢倡导国。到2030年,有55太瓦时的需求仍由化石天然气生产的氢提供。德国工业协会BDI表示和美国其它市场相比,该泄露文件中的最新战略将阻碍德国氢能行业发展。
BDI在新闻稿中表示,将电解槽的目标增加一倍是雄心勃勃的,但只有在监管和融资框架加速阶段特别有利于投资的情况才可行。目前德国国家氢以战略更新的草案远远不足确保德国不断增长的氢气需求。和美国的《降低通胀法案》(IRA)相比就更明显了。美国的《降低通胀法案》(IRA)使美国成为全球绿氢最具生产的地方之一,其务实的地方就是每公斤的氢气生产都有税收抵免。
据四川省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目前,成都地铁已累计开通运营13条线路共558公里,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超600万乘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预计到“十四五”末,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超850公里。 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仅2020年就一次性开通5条线路共216公里。当前,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线)等10条线路建设正全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0条在建线路中94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累计掘进占设计总量的77%。其中,8号线二期已实现全线洞通;连接双机场的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正线整体机电安装完成95%,预计今年四季度开通初期运营。另外,市域铁路成德线(S11线)即将开工,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线)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成都正以轨道交通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发展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