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21时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在建高铁广汕高铁迎牌山隧道顺利贯通。至此,广汕高铁全线50座隧道全部贯通,下一步将全面转入铺轨施工阶段。
迎牌山隧道地处广东省惠州市,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7.23公里,最大深埋约630米,是广汕高铁最长隧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隧道洞身6次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交通条件差,围岩情况复杂,掌子面洞内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是一条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环保要求严的铁路隧道。
自2019年3月开工以来,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精心组织、科学谋划,会同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参建单位,坚持“工装保工艺、工艺保质量、质量保安全”建设理念,不断创新工艺工法、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严格管控安全质量,破解隧道富水、岩层复杂、岩体高温等诸多施工难题,确保了迎牌山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广汕高铁连通京广、京港高铁和沿海铁路,是我国重要的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也是广东省“五纵二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整体呈东西走向,向东途经广州、惠州和深汕合作区,沿线设8个站,设计时速350公里。
广汕高铁建成通车后,广州至汕尾列车运行时间将由2个小时压缩至40分钟左右,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织密“轨道上的大湾区”高铁网络、打造广州“1小时生活圈”、助推粤东地区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