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追日电气EPC总包建设的安徽萧县客运站充电项目正式投运,整齐排列的充电桩将客运站“桩”点一新,为当地居民“零碳”出行提供绿色动力。
作为最早致力于充电科技创新的企业之一,追日电气在公共交通充电领域业绩斐然,已助力海内外众多大型公交充电站建设。
据城市交通网获悉,2022年初,追日电气一举中标安徽萧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新能源车辆采购项目,包揽项目上百台直流充电桩,随后又在萧县客运东站西站的总包建设招标中再次夺魁,充分体现了追日电气的核心技术产品和工程实力。
此次首批投运的是追日电气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采用智能温控、自主均流、功率动态分配等核心智能控制技术,可同时为两辆车充电,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充分满足客运站电动大巴的日常运营充电需求。
该项目的投运对推动当地城乡道路客运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追日电气将继续助力萧县公共交通充电设施建设,惠及更多用户的绿色出行。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