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安全的云、强大的网……在5G智慧“公交大脑”平台实时管控下,城市级5G+车路协同应用新场景在福建厦门市规模化落地。近日,在第二届“千兆城市”高峰论坛中国移动车联网(toV)双创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上,福建移动厦门分公司和厦门公交集团获得“厦门智慧公交5G车路协同示范基地”称号。
据悉,福建移动与厦门公交集团长期深度合作,积极携手中移上研院、金龙客车等单位,基于“人、车、路”高效协同以及市民出行便利等方方面面,在5G+北斗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构建“1+1+N”5G城市智慧公交应用模式,打造“云管端”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深入解决公交共性问题,实现车路协同、公交安全节能、运营效率及出行感知的全面提升。
在城市公交方面,福建移动联合厦门公交集团等合作单位打造5G智慧“公交大脑”,为3500多辆公交车装上“5G安全节能智慧诱导系统”,实现“5G智慧公交”在厦门规模化运营。借助5G边缘计算平台、智能联网技术,智慧控制油门、刹车,可实现精准定位、平稳起步、斑马线及进站前自动限速,保障驾驶安全,市民乘车体验大幅提升。同时,通过对车载、路侧和基础人群的数据进行融合,提取城市级公共出行各级关键性指标,基于中国移动云平台和标准SaaS服务的综合性智能调度,以及智能网联控车技术,福建移动还为厦门公交集团提供了基于MEC的灵活调度平台,以及可连接4G/5G网络的车载控制设备。基于此,厦门公交集团根据“流量、流时、流向”的实时统计分析,在上下班高峰期人流密集区域智能投放“区间灵活公交”450余辆,改变此前普通公交固定线路、固定班次的单一投放模式,实现“人多车多、人少车少”的高效运营,大大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提升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
在BRT高架专用道上,福建移动打造“5G+人机共驾”,为厦门公交集团提供亚米级乃至厘米级的BRT车辆定位信息,在遏制危险驾驶、斑马线礼让等方面做到“高级辅助驾驶”主动干预,实现车速稳定、零超速、能耗下降、事故率降低等效果,成为全国首个城市交通5G+BRT高精度大规模商用项目,这也是“5G+北斗高精度定位”平台在智慧公交领域的又一标杆应用案例。截至目前,已在全市150台BRT车辆及部分常规公交车应用,切实改善了传统公交调度管理模式,使BRT快速公交驾驶及运营更为安全、高效、智能。
在自动驾驶方面,福建移动携手厦门公交集团、厦门金龙电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5G智能网联示范先行区,建成“主干线-支线-微循环”5G智能共享出行系统,融合5G+北斗高精度定位、边缘计算等技术,在厦门市集美区落地福建省首条L4级别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公交线。同时,完成6个路口及30台公交车的智能网联化升级改造,接入自动驾驶L4级别车辆、智能网联L3级别车辆、无人驾驶园区车10余台(含清扫车、售卖车、物流车)等,实现接驳精准匹配、线路时刻预测及智能规划、数字化自动排班、灵活公交排班、网约实时调度等功能,推动车路协同及新基建场景应用实现新突破,有效提升城市整体出行服务水平。
后续,福建移动将持续升级新网络、共建新生态、丰富新应用,为建设交通强国、网络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据四川省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目前,成都地铁已累计开通运营13条线路共558公里,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超600万乘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预计到“十四五”末,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超850公里。 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仅2020年就一次性开通5条线路共216公里。当前,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线)等10条线路建设正全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0条在建线路中94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累计掘进占设计总量的77%。其中,8号线二期已实现全线洞通;连接双机场的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正线整体机电安装完成95%,预计今年四季度开通初期运营。另外,市域铁路成德线(S11线)即将开工,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线)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成都正以轨道交通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发展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