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苏州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服务水平,保障市民公共交通绿色出行,苏州轨道交通自7月15日起对线网运营方案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1号线周五、六、日恢复延长运营。木渎站末班车由22:35调整为23:14,钟南街站由22:35调整为23:11。
2号线周五、六、日恢复延长运营。骑河站末班车由22:26调整为23:06,桑田岛站由21:52调整为22:48;周一至周四骑河站末班车仍为22:26,桑田岛站仍为21:52。
3号线缩短工作日早晚高峰及周末高峰行车间隔。工作日:早高峰往唯亭方向最小行车间隔由5分50秒缩短至5分钟,往苏州新区火车站方向由5分50秒缩短至5分30秒;晚高峰行车间隔由5分50秒缩短至5分30秒。周末:高峰行车间隔由5分50秒缩短至5分30秒。
4号线周五、六、日恢复延长运营,同时进一步缩短工作日早、晚高峰行车间隔。主线:周五六日龙道浜站末班车由22:25调整为23:19,同里站由22:15调整为22:52。工作日往龙道浜方向早高峰行车间隔由3分30秒进一步缩短至3分20秒;晚高峰行车间隔由5分45秒缩短至5分30秒。支线:工作日早、晚高峰行车间隔由6分55秒缩短为6分钟。
5号线缩短工作日早高峰行车间隔。早高峰往阳澄湖南方向的最小行车间隔由5分30秒缩短至5分钟;其他行车间隔保持不变。
温馨提示:请市民乘客合理安排出行,乘坐地铁时做好个人防护,进站乘车过程中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8月13日电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上半年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9%。通过统筹推进加氢网络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 中国氢能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在营加氢站达到659座。其中,我国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除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之外,还有一批其他领域的能源项目抓紧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上半年核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等3个项目6台核电机组;投产10台水电和抽水蓄能机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新增130万台充电桩,是去年同期的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