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座、快速直达的定制公交,回归了!昨天首车起,途经东城区、朝阳区南部、通州区、大兴区等北京多区的143个定制公交线路班次恢复运行。其中,走京通快速的班次多达94个,方便沿线管庄、北苑等地居民快速到达中心城区。
昨天早上八点半左右,地铁国贸站呈现早高峰趋势。 本报记者 刘平摄
早上7时40分,市民黄先生从通州金地格林小区站,登上了首日恢复运营的定制公交“永顺—国贸”班线。“复工第一天,就赶上定制公交恢复运行,非常惊喜。”黄先生说,这趟定制公交走京通快速,公交专用道不堵车,一人一座十分舒服,实名购票可以追溯,疫情期间也能降低出行中的感染风险。
恢复运营首日,这趟车一共拉了20余名乘客。8时15分,车辆就抵达了终点站大北窑北。“现在不堵车,单程35分钟非常快。”驾驶员居军介绍,每趟车出车前都进行严格消杀,不留死角。完成一次运营,回到场站后还要进行彻底消杀。此外,驾驶员上岗前测酒测温,保持24小时核酸阴性结果有效,佩戴N95口罩。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保障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自5月30日首车起,途经东城区、朝阳区南部、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昌平区、经开区的143个定制公交线路班次恢复运行。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北京定制公交启动“企业专线”需求征集,驻京企业可在线申请定制公交通勤服务。
“除了一人一座、乘车环境舒适,依托北京定制公交数据系统,所有乘车数据均可追溯,可以帮助企业守护员工出行安全。同时,用车方式灵活,根据后台数据,可按月调整用车数量。”定制公交相关业务人员介绍。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