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因独特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成为了旅游界中的“高定城市”,当然,为城市发展服务的轨道交通建设也有专属的“高级定制”。
施工现场
光洁的隧道内壁,颜色均匀如薄雾,圆润的弧度显得隧道内分外干净平整,明亮的灯光下“肤色匀称”的外观更是让人赏心悦目。走进中国交建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大坪西站终点区间暗挖隧道,这个用钢筋铁骨打造出的“工艺品”,令人赞不绝口。
据了解,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是贯通渝中区的一项重要交通工程。前后左右是鳞次栉比的居民楼,上下空间时有市政道路和轨道交通交错,各种线条仿佛“一团乱麻”,还要确保穿越山体时,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交建所修建的这条全长1103米的隧道区间,设计时便采用了暗挖法、单护盾TBM法及明挖法三种工艺配合施工,成为全线重难点工程之一。
该隧道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特别是暗挖段,由于洞口最小覆土厚度不足2米,特殊的砂质泥岩夹砂岩地质又“刚直易折”,如果二次衬砌施工不及时、质量不达标,就极易导致隧道坍塌。必须压实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的质量保障,成为项目全员的重要共识。
为此,该项目部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管控难点,决定以“高级定制”的标准,为隧道穿上一件完美“衬衣”。
“我们坚持让高质量‘单品’在每一根钢筋上体现。”该负责人说,在钢筋到达集中加工厂之前,质量管理工作就开始了。项目部安排专人提前对加工作业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加工过程使用全数字化、智能化作业。
在该负责人看来,钢材加工生产线在实现“自动化减人”保证本质安全的同时,更让“高级定制”的标准和精度从生产源头上得到充分保证,还有质量负责人对钢筋加工进行全程盯控,精确的数据让每一根钢筋都几乎“孪生”。
创新的思维是“高级定制”的另一项必需品。记者了解到,传统的隧道二衬施工,常常使用钢筋对止水带进行定位,但由于弹性、长度、稳固度的限制,经常会出现钢筋不够“给力”,止水带无法牢牢固定在施工缝中的情况,一旦移位,止水带就难以正常发挥防止施工缝渗水的作用,严重影响二衬施工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该项目技术部门在现场蹲点研究,创新设计出一种钢板止水带角钢卡具,该项应用还获评了重庆市总工会月度优秀“五小”成果。此后,该项目的建设者又研究出用于保护混凝土浇筑功效提高的飞轮垫块、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二衬台车预留观察窗口等技术,为二衬的“高级定制”锦上添花。
类似的创新发明在该项目屡见不鲜。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就像绣花一样,把项目建设的每一个步骤都下足了功夫,确保施工过程的‘一针一线’都精准到位。”
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市场表现亮眼。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上半年出口2082辆,同比增长45%,以市场份额27.29%的亮眼成绩继续稳居行业第一,充分彰显其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强劲增长动能。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技术创新是比亚迪持续领跑的核心引擎。其纯电动客车搭载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高效电驱系统及智能化技术,在核心的安全性能、续航里程、能源效率等关键指标上均树立了行业标杆,赢得海外客户高度认可,成为其开拓全球市场的坚实后盾。 作为比亚迪电动大巴最早深耕的海外市场,欧洲区域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已在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多国成功交付共超千台。目前,欧洲市场获电动大巴订单累计超6700台,足迹遍布26国160余城,累计里程5.9亿公里,相当于减少碳排放63万吨。今年6月,比亚迪在2025德国 UITP全球公交峰会上,全新电动大巴B13.b完成在国际舞台的首次亮相,以应对欧洲长途城际线路需求。比亚迪客车陆续交付至亚太、拉美等多个地区,覆盖公交、通勤、机场接驳等多场景需求,以卓越的产品性能与零排放解决方案为全球绿色交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5年6月底,比亚迪商用车在全球累计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