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随着送电指令的下达,南通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完成全线17个车站变电所及环网区间、幸福车辆段35kV受电投运工作,顺利实现了供电工程全线电通。
轨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智,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建辉,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祥勇,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高峰,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区域总部执行总经理许峰,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艳磊出席仪式。
自2021年9月供电专业进场以来,轨道公司科学筹划,围绕2号线总体工程谋划,系统分析工程重点和难点,精心组织攻坚小组,优化施工组织,细化送电工程环节;在疫情防控和工程进度的双重压力之下,参建单位人员勇挑重担、勇扛重责,克服了施工环境复杂、多专业交叉施工、施工条件受制约等困难,最终顺利实现了全线“电通”。
8月14日,实现青年路35kV电通;
10月28日,实现青年路至先锋镇站七站七区间35kV电通;
12月15日,实现青年路至先锋镇站七站七区间及幸福车辆段35kV电通;
12月30日,实现全线17个车站变电所及对应环网区间、幸福车辆段35kV受电投运。
全线“电通”是继“轨通”之后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节点,标志着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将迈入系统调试新阶段,为下一步全线热滑和列车上线动车调试等提供必备的电力保障,也是公司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建新功的成果表现。
轨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智指出,南通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电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各相关方面高水平策划、高质量推进、高品质交付的成果,也是轨道公司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具体行动实践。他强调,后续工程建设任务仍然艰巨而紧迫,全体员工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要求,落实科学、文明、绿色、安全的发展理念,确保把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百年工程。
南通轨道交通2号线呈“L”型走向,线路北起自崇川区幸福站,途经崇川区、通州区,东止于通州区先锋站。一期工程全长20.4公里,共有17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设幸福车辆段1座。列车采用6节编组B型列车,设计时速达80公里。南通轨道交通2号线与1号线一期工程共同搭建起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将为南通市轨道交通“由线成网”奠定骨架基础,对畅通城市组团联系、增强城市集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公司各部门、分(子)公司以及参建单位代表参加仪式。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月1日(春运第26天,农历正月十一)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348.6万人次,环比下降5.7%,比2019年同期下降49.3%,比2022年同期增长56.6%。 其中,全国铁路铁路发送旅客1024.5万人次,环比下降6.2%,比2019年同期下降9.5%,比2022年同期增长45.8%。 公路发送旅客3092万人次,环比下降5.9%,比2019年同期下降56.8%,比2022年同期增长61.8%。 水路发送旅客73.1万人次,环比增长1.1%,比2019年同期下降32.6%,比2022年同期增长52.4%。 民航发送旅客159万人次,环比增长0.6%,比2019年同期下降17.0%,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250.3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704万辆次,环比下降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比2022年同期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