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中铁二十二局三公司厦门北公交枢纽项目,项目党支部书记兼总工程师曾亮和同事们选择春节坚守一线。
厦门北站是厦门最主要的铁路枢纽,为一等站,服务于全国性客流。厦门北站公交枢纽设在既有铁路与新建福厦客专主线的夹心地带,像夹心饼干一样被两条在厦门北站汇聚的铁路夹在中间,项目部的施工任务包括建设地上公交到达层和地下出发层,总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同时,在枢纽站建设的地下,是厦门地铁4号线两条盾构隧道。
施工现场脚手架林立,驻足其中人显得格外渺小。工人们有的弯腰俯身绑扎钢筋,有的三五成群安装模板,还有的在指挥吊车运送材料……现场忙碌而有序。曾亮介绍,春节期间项目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主体工程抢出来,基础如果暴露太久既对地下运行的地铁带来安全隐患,又给铁路的安全运营带来隐忧。
“在这种条件下建公交枢纽站,就像给心脏装支架一样困难。”谈起建设过程,曾亮对项目开工以来克服的重难点如数家珍。去年在桩基施工时,最近的一根钻孔灌注桩离地铁只有3米多。为了保障不影响地铁运行,他们改了十几次方案,几经专家论证,采用预降水、自动化实时地铁监测等辅助措施,顺利完成了邻近地铁隧道所有桩基施工。
同样选择春节坚守岗位的还有曾亮的徒弟、现场技术员吴文杰,他全程参与了项目的桩基施工。“桩基施工的整个过程我们都小心翼翼,钻孔哪怕采用旋挖钻也不敢开足马力挖,生怕对土体造成扰动。”吴文杰说,项目部不仅在桩基施工中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而且开挖承台用的是小型挖掘机,临近设计标高时挖掘停止,换成人工清理,整个基础施工过程就像是考古发掘一般,生怕对正在运行的铁路和地铁造成影响。
吴文杰于2022年7月大学毕业后加入项目部,这是他参加工作后参建的第一个工程,之所以春节选择坚守岗位,他想亲眼看着枢纽站主体结构拔地而起,圆满完工。
项目部安全员刘维鹏也是坚守岗位的团队一员。每天上下班,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工地周边走一遍。“一侧是春运中的铁路,另一侧是即将完工的铁路,防止异物侵入铁路范围是我们施工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刘维鹏边介绍他的工作重点,边检查现场支架、配电箱的施工安全情况。
傍晚,落日照在厦门北站的顶棚上,反射出道道金黄色的光,混凝土泵车伸出支腿,缓缓张开大臂,经过一整天的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加固,现场做好了浇筑混凝土的准备。晚上打灰要加班,吴文杰和刘维鹏吃完晚饭又回到工地。第一车混凝土到现场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现场灯火通明,吴文杰预计,浇筑完这片底板要到晚上11点多。
“预计今年6月份,厦门北公交枢纽站就能投入使用,届时厦门北高铁站综合交通体系将更加完善,通过铁路到厦门旅游的旅客将更加便捷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达厦门全市各区。”项目经理智东海展望道。
3月28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2022年度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评价中提到,随着地铁22号线首通段(番禺广场至陈头岗)和7号线西延段开通运营,截至2022年底,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43.1公里(其中地铁621公里,有轨电车22.1公里),年日均客运量约647.5万人次(其中地铁646万人次,有轨电车约1.5万人次)。 今年,广州将推进地铁新线建设,助力城市发展。广州地铁在建线路10条(段),202公里新线开足马力,目前已全面复工复产。2023年将力争开通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进一步解决广州东部片区南北方向的交通需求,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可达性、便捷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