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随着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环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桥站区间隧道盾构机最后一环管片的拼装完成,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桥站盾构区间左线提前24天顺利贯通,标志着东北三省首个叠落隧道双线贯通。
600米叠落区间隧道顺利掘进
据介绍,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桥站盾构区间从去年12月3日开始动工至今年3月7日完成,共用时95天,比预计提前24天完成贯通,盾构区间线路总长972米,其中叠落区间长600米。“一般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通常都是分左右线平行盾构,此次施工的盾构区间由于受前进路高架桥及沿线建构筑物影响,宽度不够用深度找,所以,在600米施工路段中,只能设计为上下叠落式区间隧道。”顾有超说。为了保障叠落区间隧道掘进,要求下、上隧道间距不能低于2米,同时,在上隧道盾构施工时,下隧道内需采用支撑台车进行顶部支撑,确保叠落区间施工安全性能稳定、可靠。
盾构双线安全穿越38个桥桩
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桥站盾构区间施工位于前进路高架桥路段,盾构机要侧穿37个桥桩,桩基托换1个桥桩。采访中,中交一航局哈尔滨地铁项目副总工程师宋龙蛟介绍:“此段盾构区间共要侧穿37个桥桩,每一个桥桩都是一个风险源,最近的一个桥桩离施工点只有1.8米,其中,52号桥桩处于盾构范围内,需对既有桥桩进行‘桩基托换’,此项技术在国内都罕见。”
为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哈尔滨地铁集团与中交一航局多次组织专家反复研究论证了专项施工方案,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盾构侧穿桥桩的过程中,采用“克泥效”工艺,有效防止了桥桩和路面沉降,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
战胜富水砂层洞体埋深26米
常规盾构区间隧道施工埋深10余米,叠落区间施工需深埋26米,由于公路大桥站至河松街站区间临近松花江,地下水丰富、透水性强,地下水压大,易造成隧道内渗漏,导致地面塌陷等施工风险。施工过程中采用气垫泥水盾构机,通过调整气泡液位,稳定切口水压来平衡地层压力,有效的控制了地面沉降及周边建构筑安全。
河山街站至河松街站叠落区间双向贯通,标志着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环地铁施工成功进入下一阶段,为项目全面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3月28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2022年度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评价中提到,随着地铁22号线首通段(番禺广场至陈头岗)和7号线西延段开通运营,截至2022年底,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43.1公里(其中地铁621公里,有轨电车22.1公里),年日均客运量约647.5万人次(其中地铁646万人次,有轨电车约1.5万人次)。 今年,广州将推进地铁新线建设,助力城市发展。广州地铁在建线路10条(段),202公里新线开足马力,目前已全面复工复产。2023年将力争开通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进一步解决广州东部片区南北方向的交通需求,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可达性、便捷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