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丰台区科信局了解到,丰台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入选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全市共有8个区11个产业集群入选,下一步,丰台将继续代表北京市向工信部申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轨道交通作为丰台主导产业,已经先后获取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但产业细分领域荣誉称号在此以前仍是空白。本次入选将进一步提升丰台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融合水平,助力形成大型企业引领发展、中小企业创新活跃的良性产业生态。
作为北京市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主要承载区,丰台区涵盖了从科技研发、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到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条,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轨道交通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轨道交通装备标准化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轨道交通智能控制领域主要由信号系统、列车控制系统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是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板块。集群多家企业入选国家、省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以及新模式新业态试点示范项目,其中,中国通号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和国家铁路局认证的首批铁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全路通入选国家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
据悉,丰台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呈现出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实力强,拥有轨道交通智能控制重点企业90余家,其中收入亿级以上53家,十亿级以上20家,百亿级以上4家。以中国中铁、中国通号、交控科技、中铁工业、鼎汉技术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不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强劲发展。
二是链条全,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覆盖了工程建设、通信信号、机电系统、车辆装备、运营管理、维修保养等环节,融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集群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每个环节都有头部链主企业发挥产业带协同作用,特别是在通信信号和智能装备领域优势明显。
三是规模大,自2015年以来,轨道交通产业连续七年收入超过千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其中2022年预计突破2600亿元。
四是创新强,集群属地拥有以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代表的1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和16家市级研发平台,近五年获得国家和市级的科技进步奖10余项。此外城轨创新网络中心、中关村·西南交大轨道交通科创中心、中车工业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也持续为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发展输入活力。
2022年,丰台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总产值251.9亿元,商标注册391件,中小企业发明专利317个,企业数量90家,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单项冠军2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2家。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紧抓轨道交通绿智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聚焦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主导产业,以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抓手促进区域倍增发展。(记者李娜)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