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5 日,第十九届 ”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共有 42 项建设工程上榜,其中 ” 苏州市轨道交通 2 号线及延伸线工程 ” 金榜题名。
苏州市轨道交通 2 号线及延伸线工程全长 42.042 公里,全线设地下站 35 座。项目首创古城区富水粉细砂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群和盾构直接切削桥梁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群桩成套技术,研发 ” 带箱式转换巨型框支柱 – 剪力墙 ” 新型结构、创建数字化车辆检修平台、研创快速铺轨成套技术,实现了古城保护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完美融合。
2 号线及延伸线施工过程中,苏州轨道交通建设者攻坚克难,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盾构机在富水软弱地层中长距离、连续密集穿越 570 栋各类建筑物,其中包括山塘街 ” 玉涵堂 ” 等文保建筑;通过探索地层变形力学特征、研发新型同步注浆浆液和泡沫剂、编制盾构施工技术指南,对穿越建筑物沉降进行纵向动态分区控制,最终实现所有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盾构切削广济桥是 2 号线施工中的一大创新。山塘街站—石路站区间盾构推进时,需穿越地处交通要道的广济桥,途中共有 14 根直径 1 — 1.2m 的巨型灌注桩侵入区间隧道。原设计采用 ” 拆桥—拔桩—重建 ” 传统工法,为减少对公共交通、周边环境的长期干扰,项目创新实施了盾构机直接全断面切削穿越大直径桩群的办法,节约工程费用约 1085 万元,减少工期 4 个月。此外,在苏州火车站—山塘街区间通过成套技术研发,完成了国内首次成功穿越正在运营中的高速铁路,创造了高铁线路沉隆变形不超过 1mm 的成绩。
当前,苏州轨道交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6、7、8 号线,10 号线(苏虞张段)及 2、4、7 号延伸线等 7 线共建,轨道集团将以此次 2 号线及延伸线工程获颁詹天佑奖为新契机,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持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以技术创新引领工程创优。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