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闵行、徐汇、浦东新区3个行政区的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据悉,机场联络线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浦东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对长三角区域的辐射作用,服务长三角城市群。你知道该项目的线路、列车、车站、建设新技术的“首次”“之最”吗?来看上海市交通委的讲解↓
线路:上海市域铁路网中首条新建线路
机场联络线是上海首条预留与国铁互联互通条件的市域铁路,虹桥站至浦东机场站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它的建成将实现虹桥国际机场与浦东国际机场快速联系,届时两大综合交通枢纽间运行时间可控制在40分钟左右,与多条既有及在建轨道交通线(含市域线、磁浮)换乘,方便沿线市民和旅客出行。
列车:国内首列市域C型列车
首次采用头车和中间车相同车辆长度的设计,满足了车辆灵活编组、站台门的活动门等间距设置的需求;
首次实现了CTCS2+ATO自动折返功能,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车辆采用智能旅服、智能监测、智能运维和智能行车等前沿技术,有效推进了市域铁路车辆智能化水平。
车站:机场联络线开挖最深的车站
▲ 华泾站效果图
机场联络线全线共设9座车站,华泾站位于闵行区梅陇镇华展路平驰路交叉处南侧,为地下四层侧式车站,设置2个出入口,具备与地铁15号线、在建19号线换乘条件,车站总长约563米,基坑开挖最深处约44米。
机场联络线体量最大的车站
▲ 三林南站效果图
三林南站位于浦东新区S20外环高速与浦星公路交叉处西南侧,沿S20外环高速呈东西走向,为地下四层双岛四线车站,设置12个出入口,具备与在建19号线换乘条件,车站总长约667.5米,总建筑面积90474平方米。
该站是机场联络线体量最大的车站,也是目前上海体量最大的在建车站工程之一。
施工“神器”:机场联络线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
9米级土压平衡盾构机首次在上海地区使用
机场联络线12标采用四台9米级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掘进施工,这是此类型盾构机首次在上海地区投入使用,相关施工经验和推进参数尚无先例参考。为此,项目团队集中技术骨干,结合现场实际,设定合理试推进段,将试推进段参数结合实际推进情况进行及时修正调整,最终整合出了一套9米级盾构施工参数,为后续该级别盾构机在上海地区的使用提供了施工经验。
国内首台能实现盾构机自动掘进的“智能巡航盾构”
与传统盾构相比,“智驭号”在掘进过程中不需人工参与——它可在精准感知施工信息的基础上,快速判断自身状态并认知周边环境,自动对盾构机发出操作指令,控制盾构完成隧道掘进,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并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机械设备故障。
系统:首次实现3分钟自动折返
2023年12月1日,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外场测试在长春取得圆满成功。整个测试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其中ATO自动折返可满足全线3分钟运营间隔要求,标志着市域铁路在实现公交化高密度运营方面取得了一大技术突破和创新。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