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兴顺达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停车场内,一批身穿“白衣”的氢燃料电池客车整齐排列,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耀眼。近日,装配玉柴芯蓝旗下子公司——玉柴兴顺达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的首批50辆氢能源客车在北京投入运营,服务京津冀通勤包车市场,为乘客提供绿色、舒适出行服务。
据悉,这是玉柴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链的最新成果,标志着玉柴在氢能赛道步入批量商用的新阶段。
“这批新车为苏州金龙12米氢能源客车,分别搭载玉柴兴顺达82千瓦、125千瓦氢燃料电池系统,最高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玉柴兴顺达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款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由玉柴自主研发,具有长寿命、高效率、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并以实际应用场景为导向设计生产,实现零部件国产化率100%。
其中,82千瓦氢燃料电池系统额定效率超过43%,寿命大于1.5万小时,适配公交、轻卡、工程机械等应用场景。另一款125千瓦氢燃料电池系统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金属板电堆,有效降低氢耗,额定效率超过45%;同时通过智能化能量管理策略和算法,实现能量优化分配和利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近年来,在众多利好政策推动下,我国氢能产业加速发展。作为一家老牌动力企业,玉柴紧抓机遇提出“1235”战略,在持续深耕传统动力领域的同时,加大新能源动力研发,全力打造满足全场景的动力产品。为此,2022年,玉柴携手北京市兴顺达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玉柴兴顺达,从用户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持续开展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应用。据悉,今年第一季度,玉柴兴顺达氢燃料电池装机量位居行业第四。
玉柴相关负责人介绍,玉柴以江苏无锡、北京、广西南宁为研发制造基地,依托玉柴在新能源动力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市场开发能力,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应用为一体的燃料电池发展生态链,可精准满足用户需求。
氢燃料电池客车,氢能源客车,氢燃料电池系统
特别推荐:2024上海国际客车展参观报名 2024上海国际客车展展位预定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