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绿动亦城 从氢开始”北京经开区首个氢能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经开区举行。
搭载新研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的20台12米苏州金龙大客车发车,开始执行线路运营任务。这标志着北京经开区首批氢能客车项目顺利落地。
新研氢能CTO齐志刚博士在现场表示,该项目的实现意味着合作三方首度将氢能客车产品批量打入北京市场,促成了氢能源科技、智能网联公共服务和智慧车辆制造业的价值融合。未来,新研氢能将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打造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生态圈的“亦庄模板”贡献力量。
相比于传统的公交车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碳排放、能量转化率高、低温适应力好等优点,对降低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和降低能源消耗有着重要意义。
2021年,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被国家五部委联合批准为国家首批示范城市群。北京在全市探索施行整车示范推广的“揭榜挂帅”模式,意在促进产业链企业做优做强,并为推进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对氢能产业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关注,不仅编制下发了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积极筹建氢能产业联盟。经开区营商合作局、城市运行局等部门在创新生态营造,产业集群培育,示范应用推广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部署,以此增强经开区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支持下,新研氢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不仅完成了技术自主、产线自有、工艺自持的初期战略目标,还深入涉足商用客车、重型卡车、物流车、工程车等场景应用,打造了产品制造、交付和售后的全价值链条。
2023年初,新研氢能与赶趟出行、苏州金龙联合通过经开区氢燃料电池车辆“揭榜挂帅”专项申报。三方将基于氢能动力系统和先进客车底盘制造能力,研制用于北京经开区等区域运营的通勤客车。
在项目合作中,新研氢能为这批车辆提供了先进115kW氢燃料电池系统,并依照赶趟出行的运营保障需求进行了精心设计和调试,完成了系统匹配和优化工作。凭借在电堆系统研发上的丰富经验,新研氢能保障了量产车辆核心系统一致性和稳定性。经多地测试,车辆在不同工况中发挥稳定,获得了合作各方的认可。
此次投入运营的车辆是经开区第一批上路的氢能客车。这批车辆的加入将陆续缓解经开区多个产业园区之间的通勤运力紧张问题,为全区乃至整个京津冀示范城市群打造氢能客车高效运营的标杆。
齐志刚博士指出:这一项目仅仅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新研氢能将继续努力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多的选择和更周到的服务,为经开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为打造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生态圈的“亦庄模板”贡献力量。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