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服务是项基本民生,相关政策也都需要充分考虑民众诉求。图/新华社
“这么大的车只能一人一座,大过年的堵一大片人在公交车站。”据顶端新闻报道,近日,某地市民蒋女士发文表示,她乘坐的某线路公交车不再允许站立乘车,导致不少乘客不能及时坐上车,等待时间很长。
涉事公交公司贴出的一则“一人一座一带”告知书显示,春运期间(1月26日到3月5日)所有乘客需落座,座位满员后不再搭乘乘客,且座位必须配备安全带。对此,当地城市公共交通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保证乘客安全城乡公交不允许站立乘车。
这一规定,导致很多市民只能在公交站苦苦等待,有的甚至等了一两个小时,给出行造成了很大影响,遭到了大量吐槽。有网友认为,“不合理,公交车的设计本来就考虑多站位多载客,座位很少”;还有网友表示,“人流量大的线路根本就不适宜这样安排”。
交通出行安全非同寻常,为乘客安全着想是好事。有关部门也这样解释:尽管公交车的设计允许乘客站立,但考虑到春运期间人流量大、车辆拥挤,为了避免安全隐患,采取了这一措施。
但是,安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顺着有关部门的逻辑思考,难道春运过后就没有安全隐患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而且,按照交通法规,公交车也没有规定禁止站立乘车,只有超载规定,每平米上的乘客数量不得大于8人。
由此不难发现,作为一项临时性措施,当地公交车“一人一座一带”的规定是没有法律根据的,只是出于管理需要作出的决定。法无授权不可为,即便是安全为重,为了特殊时期的万无一失,也不能“一刀切”禁止站立乘车,否则就是过犹不及。
现实是,公交车人挤人现象司空见惯,“挤公交”三个字也早已深入人心。况且,也正如网友所说,公交车的设计本身就有站立位置的。此外,如果公交车不允许站立乘车,其运营收入也会大受影响,无疑是给本就不景气的公交行业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步伐在加快,不少地方城乡之间也开通了城乡公交,但由于城乡道路情况差别大,专门为城市量身定制的公交车可能并不适合跑乡村。
比如,乡村道路窄、弯道多,车上座位少,运行时间长,站立的乘客可能会更累。这可能就需要考虑换用客车型公交,座位更多,也有明确的额定载客要求,能在落实“一人一座一带”安全要求的同时,也最大限度满足公共出行需求。
公交服务是一项基本民生,公共管理更是一门艺术,也需要智慧。公交车不允许站立乘车,依旧是“一刀切”懒政思维下的蛋。为安全着想当然没错,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论春运与否,城市的公交归城市的,均可以站立乘车;城乡公交则应换用客车型公交,只坐不站,而非不顾实际地“一刀切”。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