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投入使用,每天可产出1000公斤99.999%高纯度氢气。据悉,该项目为我国加氢站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路径,加快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氢能供应网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据了解,该项目依托中石化集团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甲醇制氢系统,占地面积仅64平方米,易于推广复制。生产过程中无固废影响、无废水外排、无尾气污染,且相比加氢站传统用氢方式成本可降低20%以上。
近年来,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全面布局氢气制、储、运、加、用等环节,构筑包括氢气制取、氢能装备制造、氢燃料电池及其配套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整车、氢能分布式电源及氢能技术研发检测等在内的氢能产业生态链。此次与中国石化在一体站建设、装备制造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进一步提升大连片区氢能产业能级。
为丰富和拓展氢能应用场景,中石化综合加能站项目同日集中开工建设。将建设6座集制氢、加氢、加油、加LNG、充电、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加能站。中石化大连氢能装备产业园正式签约。产业园将开展甲醇制氢装备及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为全国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计划今年10月投产。
北方氢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也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同步揭牌,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氢能源人力资源产业园。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完善开放的产业体系和人才引进模式,打造全国氢能源领域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科研成果转化高地。
每天清晨,一列列紫色“长龙”迎着朝霞,穿梭在城市之间,伴着运河涛声,驰骋于江淮大地,演绎着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近8年来,淮安有轨电车引领着绿色出行新风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轨电车沿线不少乘客均对有轨电车运营表示十分满意,目前淮安有轨电车又快又准,乘车体验也很舒适。 淮安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从35km/h逐步提升至70km/h,全程运行时间从66分钟缩短至48分钟,电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升,市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小火车”每天开行280列次左右,运营近18小时,无论风雪交加的冰雪严冬,还是炎热难耐的酷暑盛夏,它总能如期而至。 有轨电车从主城区出发,穿越繁华街道,畅行在生态宜居新城,奔跑于文脉悠长的古城,它宛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连接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有轨电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让“三淮一体”联系更加紧密,市民乘坐快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无论是休闲购物,或旅游探亲,还是品鉴美食,都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 截至目前,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安全运行超1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近5400万人次,日最高客流超5.5万人次,单线客流量全国领先。无论是速度、安全,还是服务,淮安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