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法规
1、中通客车获得超3亿补贴
8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2018-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工作。根据信息显示,2018-2021年间,共有10家车企就2316辆燃料电池汽车进行推广应用补贴申报,其中2315辆通过了专家审核,补助金额合计10.2330亿元,平均每辆补贴金额为44.20万元,审核通过率较高。中通客车继续成为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大赢家,核算通过663辆汽车,将获得补助3.008亿元。
2、上海:加快氢能技术创新 有序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加快氢能技术创新,有序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化利用。在临港新片区、嘉定、上海化工区等示范布点一批加氢站设施,2025年全市加氢站数量力争达到70座。探索利用新能源制取氢、氨和可再生合成燃料,提升交通、工业领域零碳燃料利用水平,加快煤电掺烧氨技术研究。
3、浙江嘉兴:车用氢气价格执行市场调节价格
浙江省嘉兴市住建局近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嘉兴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意见》的公示。《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加氢站建设用地集约使用。车用氢气价格执行市场调节价格。加氢站经营单位应当在站内加氢机及其他明显位置公示车用氢气价格、氢气质量检测报告、业务办理流程、服务承诺和服务监督电话等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行业走势
1、浙江蓝能90兆帕储氢瓶式容器通过鉴定
2022年8月14~15日,浙江蓝能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90兆帕储氢瓶式容器”产品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其中储氢瓶式容器压力、直径、容积三者组合为目前国内外最大,可在加氢站储氢容器领域推广应用。
2、嘉兴港区将打造氢能储运装备安全部级重点实验室
近日,嘉兴港区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同济大学签订《氢能储运装备部级安全重点实验室》《共建长三角氢安全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两个项目正式落地。以此为依托,港区将高水平打造氢能创新平台。
3、总投资105亿!华能与庆阳市就氢能产业链进行合作
8月12日,华能甘肃公司与庆阳市政府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庆阳举行,项目总投资105亿。其中氢能产业链项目由市政府、华能甘肃公司和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绿氢制取、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交通示范、氢与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等氢能产业项目在庆阳地区的落地。
3企业动态
1、厚普成功中标中石化总部全标段橇装加氢设备采购项目
近日,厚普集团喜报频传,继第一名优势入围中国石化北京公司年度橇装加氢设备采购项目后,再次成功中标中石化总部第一期招标橇装加氢设备全标段采购项目,成为行业唯一一家全标段中标该项目的企业。
2、未势能源与榆林市签署氢能产业合作协议
近日,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榆林市发改委正式签署《氢能产业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未势能源将对标全球一流水平分期投资建设区域总部,此外双方计划在氢燃料电池、储氢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车载液氢系统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条合作,并依据协议共同努力在未来四年内推进氢能车辆在榆林的应用。
3、厦门金龙入选福建省公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8月16日,福建省发布2022年第二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共238家,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厦门金龙入选。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