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3日,随着刀盘平稳破壁而出,由中铁十局承建的天津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国滨区间双线顺利贯通,与Z2线在滨海西站成功牵手。这标志着天津轨道交通B1线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轨道交通B1线国滨区间隧道全长1.1公里,采用直径6.8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隧道左、右管片外径最小间距仅有3.5米,且小间距路段长达220米,给隧道盾构作业带来了极大挑战。
面对“小净距施工”难题,项目部管理团队左右兼顾,精准控制。先施工右线隧道,建立试验段,调整掘进参数,掌握地层情况,并总结经验指导左线掘进,确保地层扰动最小。通过深孔注浆,加固地层。加固隧道四周2米范围,加强隧道与地层之间的联系,保证周围浆液、土层与隧道结构的共同作用;实时监测,动态调整。加强盾构掘进监测,根据地表沉降、地层、隧道结构内部变形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机施工参数,确保平稳推进。
项目部充分运用盾构机全自动导向系统提供的实时姿态数据,对盾构掘进参数进行控制,把握盾构姿态。每班、每环对盾构掘进数据及参数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逐一记录施工过程中数据变化情况及不良地质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对接收洞门进行洞门探孔检查,查看涌水涌砂情况,并根据情况布置辅助降水井,将水位降至安全范围。同时,准备好注浆泵及相关的应急抢险物资,确保盾构机安全接收。
天津轨道交通B1线的建成将有效缓解天津市地面交通压力,缩短市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通勤时间,提升出行效率,方便市民出行,改善民生福祉。同时,B1线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此外,B1线的绿色出行方式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