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所属轨道公司了解到,5月12日,在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市重大项目办、市住建委会同京投所属轨道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对全市轨道交通工程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确保今年安全平稳度汛。
目前全市地铁工程在建线路11条(段)、在建里程231.3公里。其中,汛期在建轨道交通工程明挖深基坑97处,施工竖井192处,涉河湖工程13个标段15处,临近或穿越重要管线70条、与既有线有关工程31个标段60处。
市重大项目办安全质量处处长周光辉介绍,今年防汛工作面临极端天气频发、施工环境复杂、地下水位持续上升,高风险施工点位众多等因素,市重大项目办协调参建单位压实防汛责任,筑牢防汛基础,突出防汛重点,加大防汛检查,消除隐患,齐抓共管,确保地铁建设“安全度汛、万无一失”。
“在建工地与既有线路交汇点是今年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雨水如果从工地灌入既有线,会造成站内设备设施被淹,影响既有线运营。”京投所属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高级项目经理王连友介绍,对于与通车线路交汇的点位,相关单位将按照运营要求做防汛准备,并对与既有线连通的地方进行封闭,按照运营要求做好各项的防汛的措施,做好应急物资准备。
为了压实轨道交通工程参建各方防汛责任,确保实现“安全度汛、万无一失”的总体工作目标,轨道公司提出了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做好轨道交通工程防汛工作。修订防汛应急预案,完成沙袋、各型水泵等防汛物资和防汛设备设施储备以及基坑竖井口挡水墙设置等各项准备工作。针对防汛高风险点位,按照“一项目一预案”进行防汛部署。在施工现场滚动播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警示教育片《让过去告诉未来》“防汛安全”专篇,组织从业人员观看学习。认真汲取“4·18”火灾事故教训,组织参建各方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