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及两省一市交通部门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负责同志出席,介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媒体提问,示范区处在两省一市交界地方,也是处在沪宁沪杭交通夹角区域,示范区的可达性、通达性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的联系做了怎样的规划和部署?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于福林介绍,与传统沪宁、沪杭沿线城市相比,示范区的交通区位条件的确不算优越,如何引导示范区交通从后发走向先导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主要有以下考虑。
首先是增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联系,一是在现状沪昆铁路、沪昆高铁的基础上,加快沪苏湖、通苏嘉甬等干线铁路建设,构建高铁“十字”通道,支撑示范区融入国家干线铁路网络,实现与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二是在现状“四横四纵”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建设苏台高速构建“四横五纵”高速公路,便捷苏浙之间交通联系。
第二,加强与苏州、嘉兴等周边城市联系,一是沿沪湖、通苏嘉两条示范区创新功能轴规划,如通苏湖城际铁路、上海示范区线、水乡旅游线、嘉善至西塘线等“H”型城际轨道交通线路,推进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至西岑,提升示范区主要城镇簇群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其中,上海示范区线、嘉善至西塘线、上海17号线西延伸已开工,建成后将支撑实现水乡客厅至虹桥枢纽35分钟可达、至浦东机场70分钟可达。二是进一步完善快速路系统,填补示范区东部区域南北向路网空白,便捷青浦、水乡客厅、嘉善之间的联系。
第三,持续优化示范区内部的交通联系,一是重点提升示范区骨干路网互联互通水平,依托现状国省干线公路和部分高等级县道,构建“七横九纵”干线公路网。新增莲龚路-丁新公路、汾湖大道-兴善公路等四处省界对接道口,提升区域内路网联通性。并在青浦新城、吴江城区、嘉善城区以及主要镇区,构建“窄路密网、开放街区”的道路布局,预计2035年示范区城镇开发边界内全路网密度将达到8km/km²以上。二是在青浦、吴江、嘉善、盛泽、先行启动区等内部布局若干条主要中低运量轨道(或公交)线路,服务主要客流走廊。通过完善内部路网和公交服务供给,支撑示范区城镇组团内部构建15分钟社区出行圈,相邻城镇组团之间30分钟可达。三是构建多级绿道、蓝道、风景道等特色交通网络,串联组团内部水系、生活空间。
通过对示范区三个空间圈层交通体系的完善,将极大提升示范区对外交通联系效率和互联互通水平。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