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看到过
“乘客在公交车上突发疾病,
乘客奋力急救”的新闻吧,
近日,
巩义市的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等,
收到了“交通医疗急救包”,
方便乘客在遇到突发情况和意外伤害时及时得到处置。
6月14日上午,巩义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红十字会,举行交通医疗急救包发放仪式,将900余套交通医疗急救包,按需发放给我市道路客运企业、巡游出租车企业、网约车企业、公交公司,落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普及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
市红十字会金牌讲解员张立现场讲解急救包使用方法、急救知识
据了解,此次发放的交通医疗急救包内,包括止血纱布、创可贴、医用降温贴、碘酒棉签、医用手套、绷带、破窗器、手电等20余种急救物品。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督促运输企业建立交通医疗急救包的配备、使用、维护、管理相关制度,明确交通医疗急救包的使用、配备标准、后期维护更新等要求,建立交通医疗急救包使用管理档案,确保关键时刻急救物品能取可用。同时,将指导运输企业安排员工接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确保关键时刻急救设施会用、敢用,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应急救护能力。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