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亚洲最长地铁环线武汉地铁12号线传来捷报,从国博中心南站向凌吴村站方向盾构掘进的越江隧道内,第500环管片拼装完成,标志着该越江隧道掘进突破1000米。
上午10时许,长江日报记者深入江底32米处,“江城先锋号”大盾构机一边向前掘进,一边拼装管片,形成隧道。记者走到盾构机端头,主机室监控屏幕显示“第500环”字样。
“隧道管片每一环长度2米,500环正好1000米。”施工方中铁隧道局项目机械总工王世强介绍,这条地铁过江隧道从汉阳国博中心南站出发,穿越长江后,将到达凌吴村站,全长约3374米,目前已经掘进近三分之一的距离。
盾构机机长吴磊说,穿越长江段的黏土及泥岩地层较多,总长约2200米,“黏土和泥岩就像面团一样,很容易把盾构机刀盘糊住。”他说,为了避免刀盘被粘住,因此加大刀盘开口率,通俗讲就是增大刀盘空隙面积。同时优化刀具,保证盾构顺利穿越长江。
穿越长江还有哪些新奇的设备?记者发现,现场好几台车一头一尾均设有驾驶室。王世强解释,这种“双头平板车”是特意为了隧道施工设计的,因为隧道空间有限,像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车调头不方便,这种“双头车”无需调头,前后移动,十分方便。
随着隧道越建越长,施工人员每天从地面到盾构机作业面的距离也越来越长。以前,进入隧道都是靠工人两条腿走,这条隧道给工人配备了专用“通勤车”,不少工人师傅笑称这是武汉最深的“地下通勤车”。
武汉地铁12号线作为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射线”骨架结构唯一环线,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客流压力,实现武汉轨道交通发展提速,实现“三镇同环”,对加快城市重点发展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市场表现亮眼。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上半年出口2082辆,同比增长45%,以市场份额27.29%的亮眼成绩继续稳居行业第一,充分彰显其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强劲增长动能。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技术创新是比亚迪持续领跑的核心引擎。其纯电动客车搭载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高效电驱系统及智能化技术,在核心的安全性能、续航里程、能源效率等关键指标上均树立了行业标杆,赢得海外客户高度认可,成为其开拓全球市场的坚实后盾。 作为比亚迪电动大巴最早深耕的海外市场,欧洲区域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已在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多国成功交付共超千台。目前,欧洲市场获电动大巴订单累计超6700台,足迹遍布26国160余城,累计里程5.9亿公里,相当于减少碳排放63万吨。今年6月,比亚迪在2025德国 UITP全球公交峰会上,全新电动大巴B13.b完成在国际舞台的首次亮相,以应对欧洲长途城际线路需求。比亚迪客车陆续交付至亚太、拉美等多个地区,覆盖公交、通勤、机场接驳等多场景需求,以卓越的产品性能与零排放解决方案为全球绿色交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5年6月底,比亚迪商用车在全球累计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