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亚洲最长地铁环线武汉地铁12号线传来捷报,从国博中心南站向凌吴村站方向盾构掘进的越江隧道内,第500环管片拼装完成,标志着该越江隧道掘进突破1000米。
上午10时许,长江日报记者深入江底32米处,“江城先锋号”大盾构机一边向前掘进,一边拼装管片,形成隧道。记者走到盾构机端头,主机室监控屏幕显示“第500环”字样。
“隧道管片每一环长度2米,500环正好1000米。”施工方中铁隧道局项目机械总工王世强介绍,这条地铁过江隧道从汉阳国博中心南站出发,穿越长江后,将到达凌吴村站,全长约3374米,目前已经掘进近三分之一的距离。
盾构机机长吴磊说,穿越长江段的黏土及泥岩地层较多,总长约2200米,“黏土和泥岩就像面团一样,很容易把盾构机刀盘糊住。”他说,为了避免刀盘被粘住,因此加大刀盘开口率,通俗讲就是增大刀盘空隙面积。同时优化刀具,保证盾构顺利穿越长江。
穿越长江还有哪些新奇的设备?记者发现,现场好几台车一头一尾均设有驾驶室。王世强解释,这种“双头平板车”是特意为了隧道施工设计的,因为隧道空间有限,像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车调头不方便,这种“双头车”无需调头,前后移动,十分方便。
随着隧道越建越长,施工人员每天从地面到盾构机作业面的距离也越来越长。以前,进入隧道都是靠工人两条腿走,这条隧道给工人配备了专用“通勤车”,不少工人师傅笑称这是武汉最深的“地下通勤车”。
武汉地铁12号线作为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射线”骨架结构唯一环线,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客流压力,实现武汉轨道交通发展提速,实现“三镇同环”,对加快城市重点发展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