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19号线大孔径隧道铺轨,武汉地铁首次采用新能源地铁铺轨机、移动式钢轨中频正火车两大“利器”,提高铺轨进度和质量。
武汉地铁二级项目经理熊淼16日介绍,传统电缆地铁铺轨机在作业时,需要一名施工人员专门负责盘电缆。此次,新能源地铁铺机采用两套电池组,电池组单独配置充电机,在充电时既可单独充电又可同时充电,设备运转时由单组电池供电,另一组备用,电源可完全满足施工作业。同时,新设备剪掉了电缆这根“尾巴”,用于隧道铺轨作业材料倒运更加方便灵活,走行轨延续多长,它便可以行使多远。
施工现场,一幅幅轨排钢轨之间的间隙需要通过焊接连成整体。传统氧气乙炔火焰正火工艺,焊接工艺凭借作业人员的经验。此次采用的移动式钢轨中频正火车,作业人员通过工艺调试,确定焊接参数后,即可确保焊头合格率,且正火全过程数据实测记录,对焊头正火质量可追溯。此外,中频正火车自带配套动力平板,不需人工搬运氧气乙炔瓶,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施工人员可减少一半,同时确保了作业效率。
施工单位中铁四局八分公司项目负责人杜国栋介绍,钢轨焊接接头焊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列车平稳性、安全性及乘客的舒适度,移动式钢轨中频正火车确保了每根钢轨焊缝之间达到“天衣无缝”。
武汉地铁19号线一级项目经理江帆介绍,目前,项目部已开设2个机铺基地和4个散铺作业面,作业人员400余人,高峰期将投入施工人员800余人,实现施工进度倍增,全线轨道共51.6千米,现累计铺轨完成13.05千米。
武汉地铁19号线全长约23.2公里,共设车站7座,全为地下站。该线是武汉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市域快线,远期将延伸至天河机场,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初期为120公里/小时,预留提升至140公里/小时的条件,是武汉市“跑得最快”的地铁。
武汉地铁19号线经过洪山区、青山区、东湖风景区、东湖高新区4个区,建成通车后将有力提高武汉站、空港枢纽集散能力,加强光谷及沿线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提升东湖高新区轨道网的连通性,构建城市东部轨道网快速通道。
据四川省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目前,成都地铁已累计开通运营13条线路共558公里,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超600万乘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预计到“十四五”末,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超850公里。 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仅2020年就一次性开通5条线路共216公里。当前,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线)等10条线路建设正全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0条在建线路中94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累计掘进占设计总量的77%。其中,8号线二期已实现全线洞通;连接双机场的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正线整体机电安装完成95%,预计今年四季度开通初期运营。另外,市域铁路成德线(S11线)即将开工,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线)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成都正以轨道交通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发展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