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在厦门地铁6号线林埭西站施工作业现场,一台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移动钢轨闪光焊轨机在中铁一局施工人员的熟练操作下,圆满完成了全线首个接头的焊接作业。这是福建省首次在地铁铺轨中使用该设备,实现了焊轨作业的“零污染、零噪音、零排放”,也标志着厦门地铁6号线轨道施工正式进入“长轨焊接”阶段。
厦门轨道集团与地铁参建单位中铁一局以地铁6号线林埭西-华侨大学区间为试点,首次在地铁铺轨作业中投入“新能源移动钢轨闪光焊机”和“移动式钢轨中频电正火车”,通过“自带能源、以电代油、以电代火”,剪掉了以往通过电缆外接电源的“尾巴”,解决了内燃机在隧道空间内的废气污染问题,作业的安全、质量、工效和环保水平与传统焊机相比得到了大幅提升。
中铁一局地铁6号线铺轨项目总工程师屈伟锋介绍,焊轨作业分两道工序,首先对两段25米的短轨进行焊接,120秒即可完成;第二道工序是对焊接后的轨道进行二次加工,进一步消除毛刺和间隙,保障列车运行时的平稳,提升乘车的舒适性,“相比于以往人工加热,不仅安全性提高,也更省时,设备由原来的柴油驱动更换成新能源电池组驱动以后,每天可以从原来焊300米左右提升至400米左右”。
厦门地铁6号线项目是贯彻“跨岛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之一,将完善“岛湾一体”的城市空间布局,对提升岛外组团间交通能力与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6号线林埭西-华侨大学段区间在建成后还将向西接入漳州,对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加快厦漳同城化具有重要作用。“地铁6号线林华段全长约18公里,去年7月开始铺轨,现已经完成了75%的工作量,当前进入焊轨阶段,预计今年8月底完成焊轨工作。”厦门轨道集团建设分公司铺轨项目经理何广飞说。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