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沈阳2月16日电 (李晛)据沈阳市政府新闻办2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消息,为助力“缓堵保畅”,2023年沈阳将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做好交通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实施公路建设项目20项,加速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市12个地区309条背街小巷,进行微更新改造,创建50条市政设施维护精品示范路……
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建学表示,打造安全畅通、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城乡交通环境,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2023年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决战之年。市精神文明办将联合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开展融教育、引导、示范、专项治理为一体的文明交通行动。具体包括全方位开展文明交通教育引导,全时段开展文明交通专项整治,全媒体推进文明交通宣传三项工作。
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栏等交通设施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道路通行秩序、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孙明介绍说,近年来,市局公安交通警察局全力推动全市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工作。2022年以来,共计维护交通标志2千余块、维护隔离栏90余公里、维护施划标线31.5万余平方米。下一步,市局将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设施;不断开展交通设施更新完善,提升道路交通良好形象;综合施策,助力“缓堵保畅”。
沈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柳熠说,近年来,该局聚焦“缓堵保畅”工作,坚持规划引领、不断优化公路路网结构、高标准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常态化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交通出行条件得到持续改善。2023年,该局计划实施公路建设项目20项。同时,继续加速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宝马东、辽宁大学南等5个公交场站建设,启动全运路、沈阳南站西广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8个公交场站建设。
据悉,这些交通枢纽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绿色出行、公交出行吸引力,引导人民群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此外,2022年,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深入践行“绣花匠心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细”管理理念,围绕“安全性”和“完好性”两个方面,做好施工组织,全力保障城市道桥设施完好、安全、畅通。
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关正君表示,2023年,沈阳市城管执法局将继续坚持从人民需求和市政管护工作实际出发,以“系统推动、标准引领、对标先进、优化模式、提升质量”为指导,以市政设施维护精品年为抓手,从更新、维护、精细化管理全方位、多角度发力,提升道路的通畅性和舒适度。(完)
据四川省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目前,成都地铁已累计开通运营13条线路共558公里,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超600万乘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预计到“十四五”末,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超850公里。 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仅2020年就一次性开通5条线路共216公里。当前,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线)等10条线路建设正全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0条在建线路中94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累计掘进占设计总量的77%。其中,8号线二期已实现全线洞通;连接双机场的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正线整体机电安装完成95%,预计今年四季度开通初期运营。另外,市域铁路成德线(S11线)即将开工,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线)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成都正以轨道交通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发展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