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联营体承建的澳门完善新口岸区污水截流管设计连建造承包工程暨澳门特区首条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顺利贯通。
2023年2月20日,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联营体承建的澳门完善新口岸区污水截流管设计连建造承包工程暨澳门特区首条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顺利贯通。
隧道采用Φ3.38m中铁1076号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掘进,线路出始发井后沿格兰披治赛车道敷设,全长2278.788米,覆土厚度7.5-12m,线路设有R=50、100、150m三种水准曲线。隧道断面为软弱不良淤泥质地层,沿线建构筑物密集,地下不明障碍物诸多,孤石填石分布,道路下方管网密布。面对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在城市极小空间内组织盾构施工,为确保小断面隧道的快速、安全、稳步实施,项目采取以下措施:
项目邀请国际事业部、公司专家对半负环始发、R50m急转弯、淤泥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技术进行指导帮扶,制定了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专项技术措施,研发了“自动启闭式渣土自动称重系统”控制地层损失,完成软弱不良淤泥层中的R50m S弯、R50m直角急转弯,严控了格兰披治国际赛车道下长距离掘进风险。
项目团队与公司专家组、设备厂家携手攻坚,相继有针对性地设计定制了“远程制送浆系统”、“盾构叠落分体始发架”、“长距离泵送出渣系统”、“半龙门式起重机”等非常规设备,以适应严苛的施工环境,多项举措有效化解项目施工难题,并且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单班掘进17环、单日掘进31环、单月最高掘进543环的好成绩。
项目伊始便严把物资计划关、出口关、进场关、入库关、库存关、进口关。面对诸多物资难以按周计划进场储存、克服材料过关运输所带来的困难,项目成立材料运输管控小组,全过程跟踪各项材料报关运输,处理影响运输的各种突发情况,对于管片等体积较大物资严格执行按时、按日、按量进场。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的进行,项目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方式,针对性制定了泵送出渣防堵管十项措施、长距离泵送浆防浆管堵塞硬十条、小隧道安全专项卡控等管理制度,以阶段性总结、月度考核、周检验收、安全员日排查、技术员全程盯控等方式对盾构掘进实施了全方位管理。
此工程作为特区政府惠民政策的重点工程,项目盾构洞通节点的按期完成,为从根本上解决新口岸区污水管排放能力不足和外港码头污水溢流的问题,有效改善外港码头水环境污染情况做出重要铺垫。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