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依托于科技赋能,智慧交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
引入智能新技术,促进交通发展迈进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新台阶,是实现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发挥着关键作用。
放眼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都拥有着庞大的客户群体,因此在售前、售中、售后都会产生大量的问题和咨询,服务时间及过程也相对较长。现有的客服中心已难以满足乘客对便捷高效的客户服务需求;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说,传统的客服中心也迫切需要数字化工具,提升管理效能。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