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地铁1号线东延线植物园站铺轨基地一片忙碌景象,施工人员头戴安全帽,各司其职,有序开展作业。只见,一台橘红色双悬臂龙门吊车将一节长25米、重约16吨的轨排平稳吊起,通过轨排井缓缓下放至地下深度约20米的车站内,再由轨道车将轨排运送至伯官北大街站至植物园站区间左线的铺设位置上……据了解,1号线东延线线路铺轨已累计完成一般整体道床718米,钢弹簧浮置板道床1434.545米,伯-植区间右线已顺利实现短轨通,伯-植区间左线正在进行铺轨施工。
采用减震道床
轨道增钢弹簧浮置板
在地铁1号线东延线植物园站铺轨现场,一台龙门吊车将组装好的轨排垂直放落到地下轨道车上,轨道车再将轨排推至工作面。施工现场的旁侧,数名工人正在合力将钢筋堆放在一起,下一步这些钢筋将被绑扎在轨排上形成模型。
“工作人员首先要将25米长的钢轨和轨枕、扣件、钢筋笼等组装成轨排,再利用龙门吊将轨排吊至地下车站,由轨道车送至作业现场,再由铺轨龙门吊将轨排吊铺到位,最终利用专业仪器调整高程(上下)和方向(左右)的精度,完成地铁轨道的铺设。”施工人员介绍,为了减少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地铁1号线东延线铺轨除了采用传统工艺中的一般整体道床外,还采用减震道床。
记者看到,施工现场有工人正在绑扎特殊的地铁道床钢筋笼,钢筋笼上方是两条地铁轨道,轨道下方分布着一个个套筒,套筒内设置有弹簧,这就是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据了解,正常的铺轨结构为钢轨铺在轨枕上,等于直接和地面接触。而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则是在道床内增加一块钢弹簧浮置板,列车从轨道上高速驶过,减小震动幅度,就像轨道“睡在席梦思上”,起到缓冲隔音的作用。据了解,这种道床在1号线东延线累计铺设长度达13公里。
设仨轨铺基地
首个区间实现短轨通
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轨道工程由中铁十五局承建,西起地铁1号线终点站黎明广场站后区间,东至双马站,正线铺轨长度为36.655公里,共有单开道岔18组,交叉渡线2组。为进一步加快铺轨进度,抢抓工期,线路共设3处铺轨基地,分别为植物园站铺轨基地、东陵公园站铺轨基地、东农明挖区间铺轨基地。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铺轨工程施工负责人秦洪飞介绍,截至目前,线路铺轨累计完成一般整体道床718米,钢弹簧浮置板道床1434.545米,伯-植区间右线顺利实现短轨通,正进行伯-植区间左线铺轨施工。
加速推进工程
确保在年底完成轨通
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工程为既有1号线的东部延长线,线路大致呈东西走向,途经大东区、沈河区、浑南区三个行政区,沿线串联了农业大学、东陵公园、植物园等客流吸引点与景区。工程西起既有1号线黎明广场站站后区间,东至双马站,全长16公里,均为地下线路,共设新惠街站、新宁街站、东大营街站、农业大学站、前陵站、东陵公园站、水泉站、伯官北大街站、植物园站、双马站10座车站,设满堂停车场1座。
秦洪飞表示,面对紧张的工期、复杂的工序、多专业单位交叉施工作业等情况,沈阳地铁集团与中铁十五局项目部对工程中的重难点和关键环节进行详细梳理,工期倒排,见缝插针地高效开展铺轨施工,尽快形成多个作业面同时推进,全力加快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建设,全力确保年底轨通目标顺利完成。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交通运输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埋头苦干、担当奉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基础设施 (一)铁路。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8%,电化率为76.2%。 图1 2020-2024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二)公路。 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9.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35万公里。 图2 2020-2024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34.4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6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7.3%、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7.75万公里、增加1.5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14.2%、提高0.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9.07万公里、增加0.70万公...